(檳城29日訊)由於其中一艘渡輪引擎出現技術問題,導致渡輪三趟變一趟,下班高峰時段,檳島前往威省方向的渡輪人滿為患,不少通勤人士皆認為,這是自行動管製令以來,首次看到那麼誇張的情景。
《中國報》記者昨日(28日)乘搭下午5時40分的渡輪前往威省,看到碼頭等候區人潮洶湧,人與人之間根本無法保持社交距離。
據觀察,渡輪原本有限定乘客人數為100至150人,而工作人員在達到限定人數後,一度截停乘客,要求等待下一趟渡輪,頓時民怨四起,有者抱怨等待時間那麼久了還搭不上,有者向工作人員求情,要求讓他們上渡輪,否則會趕不上火車等。
攝影:紀允賢

經過工作人員的協調後,所有乘客獲準乘搭該趟渡輪,因下一趟渡輪,需等待至6時40分。
記者發現,渡輪上的座位皆被坐滿,而站者若有意要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還是辦得到,反而坐者就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只能盡可能不與他人接觸,而乘客多數都有佩戴口罩。
而底層的汽車及摩哆樓層,則可看到將近一半的空間為摩哆騎士,摩哆與摩哆之間距離非常靠近,但大部分騎士都有戴上口罩。


檳城港務局主席拿督陳德欽今早也針對兩艘渡輪引擎出現技術問題一事,到北海渡輪碼頭及維修部巡查。
針對此事,為使用者帶來不便,他今日發文告深表歉意,並希望渡輪使用者提早規劃行程,或使用檳威大橋作為往返兩地替代路線。
由於事發突然,他希望使用者能諒解,而他已指示快捷渡輪(Rapid Ferry)維修部加緊搶修,以讓渡輪服務盡快恢複正常。


乘客怎麼說:

我每天從亞羅士打通勤到檳城工作,看到那麼多人一起上渡輪,當然也會感到擔心,畢竟人群中若有確診感染者,即代表全部人都會有受感染的可能性。我每天都會乘搭渡輪,但行動管製令之後,還是首次看到那麼多人,因為平時在下班高峰時段,會有三趟渡輪,非高峰時段也至少有兩趟,所以乘客不會太多。我雖然感到擔心,但還是必須乘搭渡輪回家,所以只能盡量遠離人群。

看到人潮,我倒不會太擔心,因為我認為,隻要自己與他人保持距離,盡量不接觸他人,戴上口罩,就會比較安全。我周二剛好前來檳島處理一些事情,早上9時30分左右乘搭渡輪時,人潮也是很多,但我都會自行與他人保持距離,畢竟我處理完事情後,還是必須回家。

我是通勤上班的,每天都會往返檳威兩地。我覺得,渡輪公司雖然早在前晚(27日),就有在面子書專頁上通知渡輪使用者,但如果使用者鮮少使用社交媒體,或剛好沒看到帖文,就無法得知消息。周二的人潮看起來比平時多,我想,是因為5時及5時20分的乘客,也被迫乘搭5時40分渡輪的關係,所以才會聚集那麼多人。我雖然也會感到擔心,但是為了回家,還是得搭上渡輪。

我是前來檳城旅遊,目前正準備前往威省去搭巴士,如果搭不上這趟渡輪,我就來不及乘搭巴士了。我來檳城大概有4天了,周二看到渡輪的人潮雖然很多,但我並不會過於擔心,我相信隻要做好個人防疫措施,就能降低感染疾病的概率。

我在檳島上課,周二剛好沒駕車,才會搭渡輪。我平時不會乘搭渡輪,但這次剛好遇上那麼多人一起乘搭,雖然會感到擔心,但還是必須回家。我覺得,公共交通會有那麼多人,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報導:蔡凱盈
攝影:紀允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