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29日讯)传承超过一世纪的大山脚市区百年木屐店,经历及战胜时代变迁带来的无数次冲击,包括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但却躲不过后续无人的命运,找不到继承者。
这间位于大山脚市区丹比路的木屐店,隐藏在一条小巷子里,小小锌板屋建成的店面并不起眼,但有无数个公公婆婆、新人、参加“出花园”仪式的少男少女,曾经穿过他家制作的木屐。
(拍摄:陈明坚)
作为大山脚市区硕果仅存的传统木屐店,70岁的制作木屐师傅陈德龙,多年来默默守着传承自父亲的这家“成泉”老字号。
陈德龙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感慨说,当到他没有能力继续经营下去的时候,“成泉”百年老字号也只能成为人们的回忆,或在更多年后从人们的记忆中逝去。
他说,本身育有3名孩子,但他们都没有继承这门手艺及事业的意愿,各有自己的事业。
“我这一代做完,如果没有人继承,也只有关门了。”
他说,六七十年前,是木屐业最辉煌的年代,单单在大山脚市区及鱼池区一带,就有20多间制作木屐的店面,但随着木屐不再盛行,一些木屐老师傅或退休或转行,再不然就是后续无人,目前也就剩下他一家。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木屐,除了喜庆外,不论是去看电影、种菜、冲凉,穿的都是它,是常见的日常用品。”
他说,但随着时代变迁,引进大量各款各式的鞋子后,木屐已随着没落,只有在喜庆日子里,比如结婚、“出花园”仪式才会特地用到木屐,在家穿木屐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成泉”在大山脚走过一世纪
陈德龙说,其父亲从中国南来并在大山脚落地生根后,向一名制作木屐师傅拜师学艺,后来更是自己创业开店,“成泉”这个百年老招牌,从父亲年代一路延续至今逾百年。
他说,他从12岁开始,就与两个哥哥一起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木屐。在最旺盛时期,在店至少有10多个工人工作。
“但后期木屐不再盛行,加上这份工相当辛苦,很多人先后转行,包括我的两个哥哥。我一个人独守这间木屐店,算算也已有数十年了。”
他说,除了华裔外,他也有印裔及巫裔客户光顾。尽管目前碰上新冠疫情,结婚、“出花园”仪式所需的木屐订单有所减少,但整体影响不大。
他说,虽说木屐不再流行,但要买的人还是有,只是要学的人反而没有了。
工序辛苦 学徒打退堂鼓
辛苦又肮脏,现代人对制作木屐手艺没有兴趣!
陈德龙说,制作木屐是体力活,而且在锯木或削木过程中,通常不会开风扇,否则会造成木屑乱飞。此外,由于店里经常会有木屑,不适合安装冷气,也造成环境闷热。
他说,小时候跟随父亲学艺时,制作木屐的工序比较复杂困难,包括要用斧头把粗大的树桐砍成小片,再削出木屐的雏形,然后才磨平打滑、上油漆、钉屐带等。
“虽说在数十年前已引进机器锯木,工作有比较容易一些,但对年轻人来说,不如找一份工钱高一点,可以坐在冷气房开工的工作。”
他说,曾经有人来学习这门手艺,但都因辛苦无法坚持,而选择离开。
每天只制作30至40双
陈德龙说,由于年事已高,大概从六七年前开始,他每天只制作约30至40双木屐。
他说,在父亲的年代,人手充足的辉煌时期,每天平均可以制作100多双木屐。后来由他接手后,处于壮年期及依靠机器之下,每天平均也可以制作60至70双木屐。
他说,虽然熟能生巧,但制作一双木屐的工序马虎不得,大概也得花上15分钟至20分钟,才能完成一双木屐。
他每天都会开店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至下午5时左右,只有特别日子才会休息。
“顾客可以上门测量,或通过电话联络我,告知所要的木屐尺寸,我才会依据需求削出适合的木屐尺寸。“
他说,除了喜庆外,一些家里有老人家的家庭,或餐饮业者,对木屐还是会有需求,只是不如以前高。
报导/摄影:陈明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