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4日訊)政府實施強製性戴口罩以來,坊間不僅流傳各種流言,不同執法部門也各有說法,商家與民眾人人自危也大感頭疼,唯恐稍有不慎就得面臨1000令吉罰單。
《中國報》今早走訪喬治市數間美食中心,業者們都有遵照標準作業程序(SOP),民眾也都自覺配合掃描丶登記丶量體溫,每個人戴著口罩進入食肆後才除下,也有民眾甚至在等餐時也依然戴著口罩。
攝影:紀允賢
記者也抽樣訪問3位民眾,他們都直言對不明確指示感到混淆,隻好小心翼翼戴著口罩,避免有機會讓執法單位開出罰單。
中路美食天堂業者郭達發(48歲)坦言,他的確有聽說等餐時需戴口罩的消息,似是而非的消息到處流傳也讓他非常頭疼。

“其實管它是真是假,總之口罩戴著就對了,不然被罰款就真的不值得。”
他希望,政府最好可以給個明確指示,目前他也規定到中心用餐食客,必須戴著口罩且遵守SOP才能入內。

“所有人都需根據我們指示,小的桌子坐2人大的坐3人,有時遇到顧客不聽勸就會解釋,也會有冥頑不靈者直接拂袖而去,但一天內隻有1丶2個顧客會這樣。”
他坦言,會擔心顧客不合群,導致店內中罰單或被勒令關閉,因此都會嚴格監督,所幸目前食客遵守率良好,每名顧客無論手機或手寫,都必須確保他們有記錄個資料。
疑似戴隔離手環不準入內
新和隆港式點心業者吳爵殿(56歲)說, 他們不允許沒戴口罩的顧客進入,不過顧客可向店內人員直接購買口罩,而手上有戴疑似隔離手環的人則一律強製離開。

“每名工作人員都很清楚,看到有人戴疑似隔離手環都不讓進入,因無法確定他們是否隔離中。”
他說,他會向每名顧客解釋,若他們不遵守,他們就須面對罰單,店家也會有面對罰款的風險。
“我們是為顧客省錢,不然1000令吉就白白不見,這筆錢還是給家庭用比較好。”

他坦言,有些人會不知道情況,尤其是老年人,不過,他認為總不能因個人連累所有人。
他說,雖然有固執的顧客但不多,解釋後不聽勸就由執法部門對付。
“我態度會很強硬,但等餐時口罩可以不戴,畢竟有關當局已針對流言作出澄清,即進入餐館就可除下,吃完戴上再走出去,我也每天看報章,跟進SOP的最新進展。”

嚴守SOP 護家人周全
和喜茶室業者陳洲仲(51歲)說,前來用餐食客遵守率良好,他也會確保每個人戴口罩才進店,最重要是每個人都需登記個人資料與測量體溫。
“遵守SOP是為自身好,對我們業者也好,畢竟大家也都有家人,擔心會有染疫風險。”

他說,大多顧客在食物送到就除下口罩吃,隻是用餐完畢有時會聊天,但之後就會重新戴回口罩。
“大桌子可坐3個人,小桌子可坐2人,這都是早就規定好的,至於資料不完整的人,我也會出聲提醒,讓他們填寫完整資料以免聯係不上。”

他說,他當然也會擔心食客不守法而使他中罰單,因此都會盡量配合執法單位的規定。
“有時,太多人排隊就較難維持人身距離,但目前都未遇到不願遵守SOP的食客。”
聽聽民眾怎麽說

我有在面子書看到信息關於等餐是否需要戴口罩,當然會覺得混淆也很擔心。
目前,全家人暫時不敢讓他們外出,也會盡量避開到人多的地方溜達。如果看見警察來執法就會小心,害怕萬一不小心就要面對1000令吉罰單。
我希望政府可在正式平台,公布較為明確的標準作業程序,而非在社交媒體流傳信息,比如發布在My 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序,因為每個人手機都必須下載就比較容易。

我有聽過類似流言,指等餐時要戴口罩直到餐點送上,但也都清楚這並非真實消息。
隻要在外邊時,我都會戴好口罩,走進食肆中心就除下口罩,等用餐完再重新戴上。
我都會做好自身本分,隻要完全遵照標準作業程序,也不要到人潮密集處溜達,用餐完就立刻離開回家就不會有問題。如果所有防疫措施都做了,還因此中罰單這就是我的命運了。

我其實沒有特別擔心中罰單,隻要遵照政府規定的標準作業程序,就不會害怕因為違法而需繳付1000令吉罰款。
如果真的還擔心,我就不會外出,隻要在外面就都會戴口罩,個人身體也是很健康沒有任何顧慮。
對於口罩的各種說法我也有聽聞,但我隻會遵照證實消息去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