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9日訊)阿爾瑪感染群的出現雖沒造成社區恐慌,但市民對疫情有所擔憂!
衛生部昨日宣布,威中阿爾瑪出現“阿爾瑪感染群”,當地公共巴刹每逢星期一的人潮本來就少,但今日人潮較平時週一更少。

根據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式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熱點搜查,1公裏範圍內出現確診病例疫情警示的阿爾瑪區,作為人流較多的益美園巴刹,受訪市民向走訪的記者反映,人潮較上星期一來得少,市民也擔心疫情。

據觀察,週一有營業的攤檔依舊營業,市民仍上巴刹採購,普遍有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也有商販通過記者向外界駁斥,有關關閉巴刹和封鎖地區的謠言。
藥材攤檔小販餘健豪(30歲,來自威南爪夷)告訴記者,週一除了多檔和雜貨攤檔向來沒開檔、民眾茹素,也受疫情影響令人潮減少,讓人有擔心。

“星期一巴刹確實人潮少,但今天比較平時星期一的人潮更少了,雖然會擔心疫情,但生意還是照做,威省市政廳也允許小販擺賣。”
據他觀察,雖然市民普遍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但有些市民獨處在旁時,仍會除下口罩。

居住在茵碧安麗雅的市民張成中(66歲),今早和妻子如常上巴刹採購,不過,兩人都被孩子勸告減少外出,甚至乾脆不要在外活動,每週一次的巴刹採購要“快去快回”。
正在讀報了解疫情進展的張成中受訪時說,雖然被告知要做足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人身距離,但對疫情的出現還是會感到擔憂。
“星期一的巴刹雖然人少,但相信明天也會減少,畢竟每個人都是會怕的。”

陳治舟促居民 做足防疫措施
益美園鄉管會主席陳治舟說,數天前就有聽到一些傳出疫情的風聲,週日(18日)衛生部證實出現阿爾瑪感染群後,相信市民基於擔心,減少外出。
“本區過去有一好陣子都沒有出現疫情了,那時就會比較放鬆,如今是首度再現疫情。”

盡管如此,他提醒居民不用太擔心,但必須照顧好自己,做足防疫措施,這些都是新常態下的生活必做之事,疫情下還是要過日,有問題也是要處理。

阿爾瑪感染群 截至周日 7人染疫
衛生部週日(18日)宣布檳州新增橫跨威中縣和威南縣的“阿爾瑪感染群”(Kluster Alma),此感染群的首名病患(63歲)是在出現症狀後確診,再傳染給家人,同時也出現社區感染。
據衛生部發布的患者關係圖表,來自威中縣的63歲男患者,本月15日確診;兩天後即17日,再有3人(患者的家人及社區接觸)也證實染疫,他們分別來自威中及威南縣。

衛生部週日則發布再有另3人確診,他們都是通過社區接觸,全來自威南縣,由於病例持續增加,而被衛生部宣布出現阿爾瑪感染群。
衛生部追蹤密切接觸者後,截至18日中午12時,已為183人篩檢,其中7人檢測結果呈陽(現於醫院加護病房治療),有43人呈陰,另有133人(截至10月18日)在等待結果出爐。
另外,威南週日共有21宗確診病例,都是來自Mukim 6,其中18宗是屬於爪夷監獄感染群,3宗是阿爾瑪感染群。

市政廳加強監督力度
威省市長拿督羅查裏說,市政廳將加強公共巴刹、飲食中心的防疫措施,同時也會要求阿爾瑪地區早市、夜市,落實更嚴厲的監督措施,販商和訪客務必嚴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
他說,市政廳負責小組將聯繫阿爾瑪地區的早市和夜市主辦方,加強監督力度,同時也將會加強阿爾瑪商業區的執法監督行動,尤其是市政廳和警方、衛生部的聯合執法監督行動。

李凱倫:口罩要戴好
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促請市民,要正確戴好口罩,勤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防疫的最佳疫苗就是留在家中,並且在外出時嚴格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
他懇請阿爾瑪社區居民,冷靜及勿感到慌張,倘若沒什麽重要事項,就留在家中減少外出,如需出外辦事,必須謹記要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保持至少一公尺的人身距離。

他指出,截至目前,疫情依然受控,但大家也不要掉以輕心,唯有大家一致配合,才能戰勝疫情。
自衛生部昨日宣布阿爾瑪感染群後,他說,本身就收到許多市民的詢問。
“目前還隻是出於複甦期行動管製令的管控階段,除非疫情令國家安全理事會宣布進一步落實,否則有關當局隻有加強執法,確保所有人和各個領域都高度守令。”
報導/攝影:羅健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