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5日訊)九皇爺誕遇上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再加上無法堂食,路邊素食攤小販今年營業額較去年下降20%至30%,飲料攤小販營業額更因人潮減少下跌80%。
《中國報》今日走訪大路後丶頭條路與四條路,路邊素食攤小販們都異口同聲認為,無法完全開放堂食是營業額下降主因,但最重要是還是國內疫情反覆,導致人人自危因而減少出門次數。

頭條路鬥母宮飲料攤小販潘碧莉說,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很多人不敢出門,因此其攤位營業額相較去年下跌80%。
“素咖啡與飲料都是打包沒有堂食,但因到鬥母宮的人潮減少,令生意也不理想。”
她說,由於今年鬥母宮開放時間縮短,加上必須嚴格控制來往人潮,還有遵守標準作業程序(SOP)等,都是導致營業額下跌的因素。

頭條路鬥母宮面包攤小販方明珠也坦言,往年鬥母宮香客多,就會帶動周邊攤位生意,但今年因疫情有諸多限製,她的營業額也下跌30%。
“之前有人會大數量購買面包,但今年行情不好又有疫情,民眾僅購買足夠食用的面包。”

她說,這幾日最多人光顧是下班到晚上9時鬥母宮關閉時段,過後幾乎就沒有人潮也無法做生意。
“我們第一丶二天察覺人潮變少後,就減少每天製作面包的數量,防止賣不完時浪費。”

不能堂食 顧客減少
四條路夜市炒米粉小販郭獻文說,由於該檔口不開放堂食,食客們都是打包完就離開。
“營業額當然會受影響,相較去年就下降30%。”

他說,雖然看似來打包人潮沒停過,但無法堂食還是導致有些食客不願前來。
大路後新世紀攤位業者黃友仁則認為,今年人潮雖然看似沒減少,但營業額較去年下降20%。

“可以堂食的人數至少減半,多數食客都是午丶晚餐時前來打包為主。”
他說,由於要安排人監督食客,確保每人遵守標準作業程序等,因此,聘請看守人費用也是一筆開銷。

不過,他說,今年他們也有減少聘請在攤位工作的員工。
“員工們會輪流在各攤位工作,目前每天營業時間是早上7時至淩晨12時。”

報導/攝影:李琪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