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手一機的年代,拍照“打卡”已成為常態。
什麽都能拍,日常丶穿搭丶美食丶自拍丶孩子丶家庭及風景等,到如今甚至不關自己事的也能拍一輪。
有時候發生意外如車禍或火災時,就會看到一群人圍著,拿著手機大拍特拍,有些還不隻拍照,甚至還會錄影及配上“旁白”,講解現場的情況。
這是不健康的現象。
尤其在疫情期間,有些人一看到救護車,看到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就會衝上前拍照了解情況,深怕自己會錯過任何細節。
早前有電話訪問過確診者的家屬,家屬就不明白了,直問“救護車有什麽好看?”。
是啊,救護車有什麽好看的,難道是沒見過救護車嗎?
雖然該名受訪家屬的確診家人並不是被救護車送入醫院,但他們身為確診者家屬,是非常了解當下的煎熬及難過,希望大家不要再以八卦的心態去圍觀去拍照。
而且,現在疫情期間,若真的有確診者,靠近一點也會有傳染風險,何必為了獲取那“比別人早一點”的第一手消息而冒險呢?
此外,也有一些人在做善事時,也要先拍照上傳社交媒體或傳給親友“公告天下”後,才伸出援手,這也是不應該的。
雙溪大年市議員拿督斯裏鍾賜財也曾說,在發生水災時,他看到前往災區支援的民眾,是先拍照上傳至社交媒體後,才動手援助,因此呼籲民眾要把救援放在第一位。
或許這些民眾是有心要到災區協助,可能有些人要和親友分享自己的善舉,但這些都可以在提供援助後再拍照上傳社交媒體。
手機的存在是為了方便大家,而不是增加大家的困擾,別為了逞一時的英雄,而讓他人陷入麻煩及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