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以為目前載人也載車的渡輪即將走入曆史,哪裏知道財長的一句話“保留渡輪服務”,又點燃了朝野的戰火。火箭和馬華領袖不斷針對渡輪課題掀口水戰,看樣子暫時是不會停止。火箭用了“具有曆史和文化價值”來形容渡輪服務,無可否認民間對現有的渡輪也有一定的情意結。
說真的,火箭和民間突然這樣熱愛檳州古跡與文化,這種情況看在古跡保育組織眼裏,不知是何種滋味?有一件事情對我印象非常深刻。非政府組織在2016年針對檳州政府建議,在社尾設交通樞紐和世遺區邊界建單軌電車,而致函聯合國要求提供諮詢意見,結果卻遭時任首長形容此舉為“背後插刀”。
如果火箭是真的這樣關心與熱愛檳州古跡,何以火箭為首的檳州政府,當時允許發展商在給了古跡獻金後,拆掉具有曆史價值的泰國橡膠種植業之父許心美故居呢?
如果說,渡輪是檳城的標誌,那麽檳城老行業何嚐不也是檳城的標誌?否則何以喬治市能憑老行業這個其中一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獲得世界遺產城地位?
然而,當世遺區的老行業因業主出售店屋而被逼離開喬治市,所謂關心檳城曆史文化人士,又在哪裏?若非檳州反對黨和非政府組織的壓力,州政府會要修複汕頭街戰前老屋讓老行業申請租用?
所以說,火箭突然會愛上渡輪的曆史價值,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