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手一機的時代,要給人紅之前,先想想自己會不會爆紅,說不定,自己比對方還紅。
最流行的投訴管道,已不是政黨投訴局丶地方政府投訴管道,年輕人對事情第一反應,就是找“FB投訴局”投訴。
生活瑣碎事,有所不滿,開面子書Po文丶拍視頻就對了。如此一來,投訴一方與被投訴一方,少了溝通丶可小事化無的機會,事件上網紅遍全國。
日前有網友光顧某檳城咖喱面檔,顯然是因為不滿加湯被拒,接連抹黑該檔,放上網糾眾撻伐,結果自己被公審,很明顯這隻是一個不懂當地飲食習慣而鬧大的事件。若好好問,好好講,事情不會鬧到嚴重的地步。
如果不熟悉,一個最基本的方法,可以先問問旁人,是否可以加湯的?這事件上,筆者和許許多多網友的反應一樣,吃咖喱面何時有得“加湯”?大家的認知,加湯一般是肉骨茶丶火鍋店。
說到底,網上第一手出現的資訊,不能隻聽一方的片面之詞,我們閱聽人,在一則資訊的傳遞中,扮演著更責任的閱聽人角色,吸收資訊丶理性判斷。
不隻是對上網發帖的貼文需如此謹慎,對於那些,所謂直擊重大意外現場的視頻和直播,更要有“保留”的心態,綜合其他資訊如part 2丶part 3,包括媒體的報導,調查單位的資訊,來理出一個真相。
日前,大山腳發生一宗涉及轎車和摩哆的死亡車禍,一名女子手持手機錄影車禍後的情況,不斷在視頻裏發出“唉唷唷”(形容現場慘況)的聲音,最後還曝光屍體丶涉案轎車女司機面貌,還問:是你撞的?
看官們不在現場,若單看視頻,判斷肯定被這名“視頻主”給引導。
現場,車毀人亡,屍體被壓在車下,女子坐地掩面而泣陷入絕望,死者家庭及釀禍者承受著極大的痛苦;最後的最後,請問這一切事情,關雞婆在旁拍攝的你什麽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