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大山腳市區巴刹

蔬菜

人潮退去

市民輕鬆采購

遲出門

文 文 文

◤MCO 2.0◢ 蜂湧人潮退去 巴刹空間多了 市民特擇今天 上巴刹輕鬆買

(大山腳13日訊)巴刹人少少,市民,輕鬆買菜!

行動管製令首日,蜂湧,巴刹空間多了許多,有市民特選今日上巴刹,甚至遲至早上9時或10時後才到巴刹,而不斷供,市民輕鬆買菜。

拍攝:羅健傑

相對前天和昨日,不僅路上車多人多,巴刹更是一早就迎來人潮,大家雖然不是恐慌性的搶購,但不少人的心態是在購買充足的後,管製令實施期間,便多日在家減少出門。

據了解及觀察,有些市民特別選在今天光顧巴刹,疫情當下,免除跟人過於靠近及接觸的顧慮,且巴刹的供應充足,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大山腳市區路上車少人少,市民特別選管製令首日上巴刹輕鬆買菜。

在大山腳市區經營兩代有50年之久的幹料雜貨店“興隆”業者藍振興(59)受訪時說,他淩晨開店做生意後,遲至早上9時多,才有市民到來採購,週三的市區巴刹人潮降逾60%。

他說,雖然繼續營業,但依然害怕被感染,若新冠肺炎病毒“殺”進巴刹,後果不堪設想。

巴刹蔬菜不斷供,人潮退去,市民得以在擁有較多空間,及相對安全的人身距離下,輕鬆採購。

“盡管這次行動管製令較去年3月來得寬鬆,也較能適應,不過今次情況大不同,因為染疫人數激增,令疫情更嚴峻。”

此外,他說,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月多,目前還不知道供應方面是否穩定,已知的是貨櫃運輸價格上漲,差價太大,因此預計今年年貨的銷售會慘過去年,去年是農曆新年過後實行行動管製令。

菜商做起外賣蔬菜來,這些蔬菜必須趕在中午12時前送上門。

“我們雖做熟客和過路客的生意,但由於人潮減少,因此下來會考慮減少進貨30%。”

此外,在市區巴刹經營有20年的菜商陳初耀(44歲)也說,本身將會減少進貨30%,畢竟巴刹生意相當仰賴人潮。

巴刹人潮驟降,陳初耀(中)會視情況減少進貨應市,目前大部分蔬菜供應充足。
藍振興(左)發現,週三行動管製令首日,顧客延遲上巴刹買菜。

菜商外賣捱過疫情

菜商檔口為維持生意,兼做起外賣盼捱過疫情。

陳初耀說,他此前有供應給餐廳,隨著餐廳不準堂食,來自餐廳的訂單也減,有的乾脆不下訂,加上市民如今平常心看待不再有恐慌採購,因此他必須多做外賣維持生意。

他指出,雖然餐廳的訂單少了,但在外賣方面彌補,一些顧客這時又向他訂回外賣,顧客昨日下單,隔天中午12時前他就會送上門,疫情期間也體恤客戶,不額外徵費。

“如果顧客要買一些豬肉,我也配合從巴刹採購新鮮豬肉和一起配送,地點以大山腳為主。”

大山腳市區巴刹的魚市場區,人潮也減少。

另外,他說,目前東海岸因雨季水災導致缺貨,不少從本地搶購運至東海岸,所謂物以稀為貴,一些就顯得缺貨,比如番茄的價格就漲至一公斤8令吉。

巴刹加強監管

隨著行動管製令實施,四周圍也加強管控,並有威省市政廳員工負責站崗,市民都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進入買菜,並會提醒顧客測量體溫。

由於近日來的天氣持續炎熱,一些市民仍不忘在買菜後,在巴刹旁經營有50多年的“大山腳涼茶”,打包苦茶和竹蔗水喝,而沒有提供菊花水。

市民延遲上巴刹買菜,一市民在威省市政廳員工站崗處,手寫登記進入巴刹。

一些市民一時忘了,不能當場喝,向老闆“來一杯”時,老闆張耀成(66歲)都會溫馨提醒顧客,只能帶回家裡喝,所有杯子都已收起,隻供顧客打包帶走。

他說,管製令首日街道上的人潮相對會減少,故他隻準備一半的貨量來賣。

“很多人還是要喝涼茶,目前我們控制檔口只能站2個人,且要保持人身距離,也不能讓顧客群聚在此。

攝影/報導:羅健傑

↓↓相關新聞↓↓

人潮退去 巴刹空間多了 市民特擇今天 上巴刹輕鬆買">

高興
高興
2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1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大山腳市區巴刹

蔬菜

人潮退去

市民輕鬆采購

遲出門

相關文章

巴刹買氣熱不起來 部分海產蔬菜 現小幅上漲

今日北馬頭條︱受水災雨季影響 本地菜飆漲100%

菜販:蔬菜供應仍充足 若持續下雨 或會短缺

開齋節後蔬菜價格漲 僅番茄產量過剩跌價

外籍人士非法經營蔬菜園? 法米再諾:“州政府會查!”

辦公開建築設計賽 重建公共巴刹 倪可敏:探討在人民組屋落實可行性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
人气浏览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