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數天,便是拜天公的重大日子,市面上已可見小販兜售吸引人們眼球、極為討喜的粉紅糖塔,然而疫情持續嚴峻,管製令下遊子無法跨州回鄉過年,本地家庭拜天公習俗雖不變,但祭拜規模已從簡。
拍攝:羅健傑
除了供應大山腳、北海和檳島市場,在大山腳經營已有47年的永泰香餅家,每逢拜天公節慶前也接外坡的訂單,包括霹州太平、雪州適耕莊、吉隆坡和柔佛,今年因管製令禁止跨州,市場謹慎應對,外坡訂單減少。
東主王畛驄今日受訪時說,該店今年製作的糖塔數量,較往年減少一半,尤其外坡的訂單減少,顧客擔心不能跨縣,買不到糖塔,同時,人們也擔心疫情減少出門。


“我們唯有看一步、走一步,年前已經製作好糖塔交付年初二、初三拿貨的顧客,年初四則製作應付這幾天的訂單。”
他指出,市面上雖已在賣糖塔,但年初六、初七和初八早上通常會比較好賣。


他說,由於許多家庭的孩子都人在外坡,沒回鄉,今年善信拜天公轉小規模從簡膜拜。
“今年由於原料白糖起價,因此中型和大型糖塔的價格有調漲10%,並自行吸納小型糖塔的成本;一般巴刹小販取貨中、小型糖塔來售賣,一些中、大型糖塔則以供應外坡為多。”


他說,由於今年訂單受影響,較往年不同在於如今工作後,工人們都能提早休息。
“我們也有推出塑料盒裝的糖塔,可以作為擺飾,擺在神桌上一整年。”
除了一般所見到的糖塔,該店也有創新款式包括“雙鯉吐珠”、“紅鯉魚”,小仙桃和大仙桃等。



水 白糖 色素製成糖塔
糖塔,是由水、白糖和色素製作而成,熱鍋中溶成糖水後添加色素,再倒入木模中凝固成形,木模解開,露出一柱漂亮粉紅的糖塔。
在這裡,木模是製作糖塔最重要的工具,必須浸泡水中待用,在製作過程中是冷熱交替狀態,糖水得以能迅速成形。王畛驄早前為應付大規模生產,都是在中國訂製尺寸大小不一的木模。
王畛驄說,糖塔的製作,需25分鍾至半小時,工序是把白糖煮成糖水,加入水,攪拌加速糖水的形成,再添加色素。
“糖水隨後倒入木模成形,解開木模,取出糖塔,木模要浸泡在水裡冷卻,隨後再重複使用,糖塔冷卻後即可包裝。”
為趕貨應市,王畛驄和父親王再春總是從新年前一個月,便開始要忙到大年初八晚。

選上好原料製供品
王再春說,糖塔的原料必選上好白糖,否則成品無法令人滿意,製作糖塔時必須忍受廠房的高溫,因此過程一點都不容易,但更重要是完好交貨,否則功虧一簣。
“貨物如運輸下南馬,我們都會千叮萬囑負責載送的羅厘司機小心。”


永泰香餅家是王再春(67歲)白手起家的餅店,現多交由孩子打理,王再春幼時因家境貧窮,11歲五年級便輟學,到栳葉園一餅店做工,17歲、18歲那年再到北海一餅家工作,數年後又去了檳島舍尾萬山,及霹靂冷的餅家工作。
他說,本身學習製餅前後9年,20歲那年回到大山腳,在峇冬丁宜新村的老家創業,20多年後搬遷至山腳鎮,事業至今走過47年歲月。
他說,他最初在老家開始製糖塔,起初少量製作,遷新店後才大量生產。

粉紅糖塔訂單居多
王畛驄說,該店有接到顧客訂製其他顏色的糖塔,但佔少數,比如一些人會想要訂製如中國較普遍使用的白塔身、塔尖點綴紅色,並還會多加裝飾,這也是他早前到中國考察時發現的款式,但本地訂單始終以慣用的粉紅糖塔居多。
“我們在九皇爺誕時也有製作黃色糖塔應市,多數是廟宇採購,但數量不多,主要還是家家戶戶拜天公時訂單較多。”


週一年初四,適逢迎神的日子,王再春說,一般常年都會製作神誕節慶的供品,包括龍眼、紅棗、寸棗、束沙、花生糖等,除了應付農曆初一、十五坊間拜神需求,年初四也大量會售賣這類供品。
他補充,為應付疫情的挑戰,該店也跟上時代,女兒特別開設面子書專頁賣餅接單,如今取得不錯的反應。
報導/攝影:羅健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