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至今,社區上消防車出動的警笛聲比一般時候來得多,紛紛趕往各火場支援,而酷熱天氣下的野火投報也比平時增加;大山腳市區自願消防隊2月就接到24宗火災投報,其中15宗是叢林火災,佔62.5%。
至於北海雙溪浮油義務消防隊自新春前的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晚(2月9日)至2月尾前,每天都出隊撲滅野火,至今已撲滅20多次野火。


大山腳市區自願消防隊隊長吳吉坤受訪時說,該隊懷疑這些野火都是人為及疏忽導致,火苗一發不可收拾導致叢林大面積燃燒,一些原本有燒樹葉習慣的人,天氣炎熱會加劇火勢的蔓延。
“除了15宗野火投報,其餘是垃圾堆、垃圾場、樹木、山林、神龕、店舖、建築、工廠、倉庫火災等投報各接1宗。”
他指出,當中有一些野火,懷疑是人為蓄意焚燒,隊員在同一地點的野火撲滅數小時後,再接投報重返現場時,發現同一批青少年出沒,但該隊沒有確鑿證據,唯有先滅火。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雙溪浮油義消隊隊員王勁勝則指出,上半年天氣乾旱炎熱,降雨量少,導致野火投報增加,單單農曆正月初八和初九(2月19日、20日),該隊已先後出動5至6次滅火,令隊員們疲於奔命;在這之前的平時則出動2至3次。
他透露,草地乾枯容易引起林火,隨便亂丟煙蒂便足以燎原,像過去的天公誕,焚燒過的金銀紙或香燭,若處理不當也容易引發火患。
他呼籲吸煙人士使用正確的方式,將煙蒂弄滅後才丟棄。此外,酷熱天氣也容易引起電纜過熱而焚燒,因此民眾用電時,也要特別注意插座,避免過熱引發電流短路。

天氣酷熱 蛇闖民宅投報增
吳吉坤說,天氣炎熱,蛇闖入民宅的投報也會增加,原因是蛇棲息地受影響及尋找水源,因此民眾不要焚燒垃圾,要對居家環境提高警惕。
王勁勝則說,該隊曾先後於1月26日和27日晚上,在北海十九廊一養鴨場捉到4條長約15尺、14尺半、13尺及9尺的蟒蛇;同時也在相隔6天後的2月2日晚上,再捕獲一條長約11尺的蟒蛇。這些蛇較後經過觀音亭誦經儀式後放生自然。
“我們通常捉獲蟒蛇、眼鏡蛇和青竹蛇等,有時也接報要求協助捉四腳蛇、果子狸和猴子。”
他透露,這些蛇類出沒地點多數在靠近森林、芭林或草場等地,若居民發現住家有蛇,不要慌張,記住蛇的位置再即刻撥電義消隊求助。
他也提醒,看到蛇時要保持鎮定,不要騷擾避免驚動蛇,也不要徒手捉蛇,應交給有捉蛇經驗的義消隊處理。
“每次捉蛇之前我們會全副武裝、戴好手套,帶著捉蛇棍,了解蛇出沒的地點後再瞄準時機下手,這樣一來危機就會降低。”

會所仍需增基本設施
吳吉坤說,該隊將來還需籌款搭棚,以保護消防車等設備免受日曬雨淋,也要放置集裝箱辦公室、水電、廁所等,但因疫情關係,加上考量社會經濟壓力,暫時無法籌款。

“消防車是停放在露天空地上,慶幸沒被竊賊盯上,目前隊員都是坐在鞦韆或席地而坐,由於沒有廁所,我們都是到附近油站上廁所。”
他透露,該隊自2014年開始面臨會所迫遷問題,早前向州政府申請獲批,允許使用一塊3600平方尺的州政府空地後,去年12月13日已遷至該地(商業園斯裏佩蘭吉公寓對面),在各方包括武拉必區州議員王麗麗協助下,該地段上已建好圍籬。


他呼籲附近車主,勿把轎車隨意停泊在唯一出入口的籬笆門前,令該隊在接到緊急投報時受阻,拖延救災時間。


他說,該隊現有一輛多功能支援車,及一輛自2004年使用至今的水槽消防車,從日本引進有30多年車齡,維修費也高。
“盡管還是有一些團體捐助,但疫情已使大眾樂捐驟減80%。”
報導/攝影:羅健傑、陳鋒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