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遷校

學生

友族

華裔

威北瓜拉姆拉光育華小

建校

峇都交灣桂花城

文 文 文

光育華小 威北最微型 遷校延續華教“薪火”

(北海6日訊),延續華教“薪火”!

隻要收齊所有批準文件與圖測,加上率先籌獲600萬令吉,近年來積極籌備,預計今年下半年展開為期2年的工程。
 
新生來源逐年減少的光育華小,2019年獲得教育部批文,允遷至威南,豈料去年卻因新冠疫情與行動管製,導致一切活動展延。

攝影:陳鋒全

威北郊區共有5所微型華小,位於威北瓜拉姆拉漁村的光育華小,學生人數最少,隻有30名學生,其中華裔隻有11人。

威北郊區共有5所微型華小,即光育華小、本那牙益僑華小、峇東仙托新中華小、文蒙裏瑪農民華小及檳榔東海振華學校。
 
其中,位於威北瓜拉姆拉漁村的光育華小,人數最少,隻有30名,分別11名及19巫裔。

許萬展

董事會總務許萬展受訪時說,光育華小於1935年創校,至今有86年曆史,由於人口外流,人數不但逐年減少,報讀的新生在過去10年,更超越了生。
 
據向校方了解,該校去年共錄取7名新生(2,5巫裔),但今年新學年卻隻有4人(2,2巫裔)報讀。
 
許萬展透露,他與父母都是老校友,對這所學校擁有特別的情感。
 
“1980年代,在我讀書那年,人數尚有70至90人;更早期的父親年代,甚至達到逾百就讀的高峰期。”


紅圈處就是峇都交灣光育華小的6英畝校地。

他強調,考量到人數越來越少,董事部近年來積極籌備,2019年終露出曙光,正式獲得教育部批準遷至
 
至於原校的,3年前家長已簽署同意書,接受校方安排讓孩子轉校至最近的本那牙益僑華小就讀。
 
“現有的一至三年級,我們就交由家長決定或由董事會安排轉校。”

建委會:今年下半年 展開2年工程

建委會總務黃偉彰指出,建委會最近開會議決,一旦接獲土地局正式文件,證明土地是學校名字後,以及獲得威省市政廳批準建築圖測,就會在今年展開工程。

他說,施工期為期2年,金耗資1300萬令吉;其中,中央政府答應撥款400萬令吉(已發放200萬令吉)、州政府助籌400萬令吉、建委會另籌至少500萬令吉。

黃偉彰
計劃中興建的光育華小,將以三角形和菱形的全新設計概念,作為學校主要建築架構。

“目前,我們是與時間賽跑,隻要率先籌獲600萬令吉,加上收齊所有批準文件與圖測,今年就會動工。”

他透露,建委會擬定展開的活動,包括以新常態辦籌款宴會、發動線上籌款、舉行全威省華小的火炬跑,以此希望年輕人多關注微型華小的情況。

位於的新校舍,占地6英畝。學校的建設包括2座教學樓、2座時鍾樓、1座禮堂、1座食堂、1座圖書館及36間課室。

世界通用語言

莫哈末哈斯尼占(42歲,保安員)與2名女兒查拉(左起)和查菲拉。

華語是世界流通的國際性語言,配合全球趨勢,掌握華語至關重要,因此我把2名女兒送來華小接受教育,今年讀二年級和三年級。

我希望孩子畢業後,將來可以在職場上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
 
華小校風優良,教育孩子守紀律,教師關注孩子的課業,這也是我把孩子送來這裏的原因,也可讓孩子從中了解其他種族的文化。
 
盡管光育學校將在數年後,但在安排孩子轉校方面,華校仍是我的首選,因此會把孩子送到最近的本那牙益僑華小就讀。

孩子興趣華校

蘇哈達(36歲,家庭主婦)與2名女兒諾莎菲卡(左起)和奴魯。

家人都很支持把孩子送來華小,最主要是孩子有興趣,我們沒有強迫。
 
2名女兒分別讀二年級和三年級,希望她們學好華語後,將來更容易找到工作。
 
孩子會念一些中文單字,有時會在家教我們講,也會哼哼唱唱一些中文歌。

報導/攝影:陳鋒全

↓↓相關新聞↓↓

遷校延續華教“薪火”">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遷校

學生

友族

華裔

威北瓜拉姆拉光育華小

建校

峇都交灣桂花城

相關文章

中央華小 恒毅華小 遷校獲批!

檳州議會| 阿都哈密:檳獲準建5學校 8學校增建新教學樓

檳瑪拉學院爆霸淩|檳警完成向7學生錄供

“華校一所都不能少” 莊俊隆:口號需重新定義

吳俊益:本那牙益僑華小 向土地局呈建新校地申請

莊南隆:華裔人口流失 友族撐起威北華小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
人氣瀏覽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