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小生.友話說”系列:第16篇:吉北高華華小暹裔居多
這是一所以暹裔學生佔大多數的華小,全校119名學生當中,暹裔佔60名,巫裔42名,華裔17名。
高華小學是吉打州巴東得臘縣瓜拉尼浪的唯一華小,與許多微型學校情況相似,華裔生偏少,但當地還有一個以暹裔為主的甘榜,因此校園學生以暹裔偏多。
瓜拉尼浪距離亞羅士打約34公裏,是以巫裔人口佔多數的小鎮,距離小鎮不遠的柏魯,則有以暹裔為主的甘榜。
拍攝:洪卉嬪
高華小學華裔生雖少,但當地巫裔和暹裔為了讓孩子多學習一門語言,會把孩子送入就讀。
董事長拿督鍾文武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今年共有29名新生入學,去年25人,學生人數去年起突破三位數。
他相信,如接下來每年都有25名新生入學,學校學生人數很快突破150人,根據教育部規定,隻要學生人數連續3年維持150人,微型小學就可轉型成為B型學校。

鍾文武指出,高華小學大多數學生以非華裔為主,大部分的中文基礎會較差,校方也在申請開辦幼兒園,讓有意讓孩子學習中文的家長,可將孩子送來高華小學幼兒園,將中文基礎打好。
“目前,校方已向教育部申請,希望能獲批準,該校未來前景良好。”
鍾氏指出,高華小學共有11名老師(包括校長),師資足夠。

他說,如今人們曉得中文的重要,因此會讓孩子進入華校就讀,即使以暹裔為主的甘榜,距離學校15至20公裏,家長依然願意送孩子來上學,雖然住家附近有國小。
地區發展 有望添增學生
瓜拉尼浪區的華裔不多,有的已到其他城鎮發展,還在瓜拉尼浪生活的華裔,有些會將孩子送到波各先那的同育華小就讀。
鍾文武指出,他早年也是高華華小就讀,當年環境不如現在,當年就讀時,學校隻是兩間木板屋,隻有兩名老師教課。

“兩名老師分別教一、二年級和三、四年級,至於五、六年級,學生需到波各先那就讀。”
他指出,當年學生稀少,隻有10至20名,一年級隻有5至8人,但當年95%學生都是華裔。
鍾文武說,高華學校就讀的學生越來越多,加上當地會有越來越多的發展,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前來就讀,前景樂觀。

“再過幾年,這邊的工業發展會越來越好,以後會有越來越多人來這裡居住。”

金妲(25歲.家庭主婦)
在家也說華語
我們全家都是暹裔,都會講華語,因此讓孩子就讀華校,讓他懂得說華語與寫華文。
孩子在家裡,我們都會和他說華語,因此在家已具備一定的基礎。
我以前也在高華小學上學,也沒想要送孩子去哪裡唸書,一開始的念頭就是高華華小。
自從他讀華校後,華語有明顯進步,因為之前隻有和家人說華語,現在到學校會和老師和同學說。

莎麗花(37歲.銀行職員)
曾祖父是華裔
我不會說華語,但曾祖父是華裔,因此母親和姐姐會說華語。
以前一家人住在亞羅士打萬群園,那裡有很多華裔,我孩子會和不同族群的朋友來往。
以前試過給孩子讀國小,但大多是巫裔生,孩子喜歡和不同族群的來往。在我們搬來瓜拉尼浪後,即讓孩子就讀高華小學。
孩子很喜歡這邊,華小老師也較關心孩子,不會罵,但會關心孩子課業進度。

努魯法哈寧(自僱人士.右)
冀孩子學3語
送孩子來上華校是希望孩子學習3種語言,英文、中文和馬來文。
華校功課較多,我不會華語,因此有時若要了解孩子的作業,需要用到穀歌翻譯。
女兒今年唸3年級,接下來則需看她的成績如何,如果華語成績好,可送到華文中學就讀。

卡瑪烈(37歲,割膠工友.左)
孩子要求報讀
送孩子來華校是為了學習多種語言,讓未來的發展能更好,也是孩子提出要來華校唸書。
孩子在小學前沒有學國華文,因為瓜拉尼浪沒有幼兒園教華文,孩子父親居住的甘榜有很多暹裔,因此他也會說泰文,但孩子不會。
報導/攝影:洪卉嬪

↓↓精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