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便利店或藥店,女人拿著安全套到櫃台付賬,或站在架前認真選購安全套,看見此景的你,會否為對方貼上各種標簽?
近日,昔加末男友與其母親聯手,教唆懷孕女友墮胎的新聞,在網絡鬧得沸沸揚揚。
母子倆也慘遭各大網友肉搜,將個人資料轉貼在各大吹水站,受盡網友們唾罵。
在眾多網友留言中,除撻伐母子倆行為,不乏有人痛批女主不懂自愛丶雙方沒有安全措施,導致意外懷孕,男方不願認賬,女方咎由自取。
在女性自主意識抬頭的今天,許多國家都提倡男女平等,從這起事件中,也看到不少網友留言,指男生如果沒準備或羞於買套,女生是否應有自備安全套的自覺?
在日本留學時,我聽聞成年後的日本女生,會在隨身攜帶的包裏放安全套,偶爾在商場逛街,也能看到日本女生,神色自如選購情趣用品。
日本父母在孩子未發育時,就灌輸孩子們性教育知識,讓父親帶著女兒丶或母親帶著兒子泡澡,從而認識男女身體結構的不同。
回國後與朋友提起,她們都不免覺得咋舌,認為日本性開放至此,實屬荒唐。
然而,我卻認為,性教育普及化與性開放,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與其保守的藏著掖著,不如趁早教導孩子正確的性知識。
為人父母者,除了教導兒子三思後行,教導女兒勇敢說“不”,是否也可開始考慮,效仿日本父母,為孩子隨時準備安全套?
這並非提倡男女亂性,也並非鼓吹婚前性行為,而是,如果有些事阻止也沒用,是否我們可以將可能發生的傷害,降至最低?
畢竟情侶們乾柴烈火,情到濃時,真的很難確保不擦槍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