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3日訊)檳州貿消局在本月13日至昨日齋戒月期間,共展開1536項突擊行動,檢查市面上的必需品價格及供應量,10名商家因商品標價不明或價格過高,遭當局開檔調查。
這10名商家分別觸犯1972年度量衡法令、1961年統製品法令、2011年價格管製及反暴利法令及1999年消費人保護法令。
檳州貿消局主任利祖安今午發文告時,這麼指出。

他說,執法員在齋戒月期間,在州內的霸級市場、超市、迷你市場、雜貨店、巴刹等,展開1536項檢查行動,以確保基本必需品供應充足及價格穩定。
“經執法官員的監視與檢查,目前市面上的基本必需品供應充足,且有關商品價格穩定。”

利祖安促請商家必須確保商品有顯然易見的價格標簽,並警告商家勿在齋戒月或開齋節期間,趁機牟利調高商品售價,否則將遭當局嚴厲對付。
他也呼籲消費者精明消費,鼓勵民眾下載Price Catcher手機應用程序,查詢商品價格。
另一方面,他指出,當局於本月15日至22日所展開雞肉價格檢查行動(Ops Ayam)中,援引2011年價格管製及反暴利法令 ,開出7張通告給違例商家。

他說,當局自今年1月至4月,共展開8668項檢查行動,以確保商家在檳州實施有條件管製令期間,皆有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SOP)。
他說,當中有3名商家因沒遵守防疫SOP,當局援引1988年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法令(342法令)采取對付行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