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我們只能希望。
心存一線希望,期盼那新冠肺炎病毒終究會離我們遠去,還給我們能和朋友外出看電影,休閑吃飯喝茶哈拉,正常且平凡的生活。
但單日確診病例破7000以後,這希望的力量,越來越輕,目前用“一線”來形容,由於還沒破萬,尚不能用“一絲”予以形容,但一線或一絲已沒分別,因兩者是近乎於無,只能被動等待奇蹟出現。
不過,你看,英國大解放後病例單日破3000、接種疫苗者依然染疫、台灣病例飆升……這些更添無力感的負面消息,讓你的最壞打算做得更徹底:或永遠不可能重返原點,新常態,就奉行到老到死吧。
沒人知道,疫情會演變到什麽程度,再怎麽防不勝防,也要做好基本防疫,不要犯錯接罰單,不要疏忽防疫把病毒帶回家。
話說檳州日前也突破來到新高420宗,這數字,在一年前還隻是全國的病例,那時檳州和全馬多地,依然是“青黃”(疫區)一片。
如今,是一大片染紅,血淋淋的地圖。
但叫人驚歎的是,國人卻是變得更適應了,曾幾何時附近1宗確診就躲不見影,如今大家馬照跑、舞照跳,社區染疫不間斷還四處趴趴走,不守SOP偷偷堂食,店家、巴刹沒人身距離,口罩戴來做做樣子。
這讓我想起,地方政府如威省市政廳和檳島市政廳,曾公布他們所展開的SOP檢查行動成果,“成績”都是超過99%遵守率;若真如此,病例應該下降才對啊。
我只能斷定,有人在說謊。
比如執法不頻密,數據失準,執法員到來前,商店快速做好準備,擺出符合防疫姿態,之後散漫回到原狀。
病毒的這一波重拳,直接撕裂我國的防疫和執法,執法員出現執法疲勞,人民也出現防疫疲累,儘管疫苗有了,但還不能當救星,尤其接種速度過慢。
最簡單、最基本也最有效的,依然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人身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