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大年20日訊)“當大家都在慶祝父親節,我們卻為爸爸和小媽選墓地埋葬骨灰,是多麽的痛心。”
平時非常注重防疫的林振威(60歲)與泰籍妻子金塔納(45歲),先後確診新冠肺炎,不敵病毒攻擊,分別於本月11日及16日撒手人寰。

他們也是早前本報封面獨家報導“聯青花園爆發疫情,短短8天9人走了”的兩名亡者。
林振威的兩名女兒林鈺茴(37歲)及林佾葹(34歲)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一周內接獲兩名親人的噩耗,非常沉重,尤其還在求學的15歲弟弟林家慶,頓時失去依靠成了孤兒,深受打擊。

“爸爸是多麽的注重防疫和愛惜生命,在獲知小媽確診後,遠離了所有人,自我在房間內隔離,保護了同住的弟弟免受感染,但他們永遠的離開了。”
她們說,爸爸載送小媽進行兩次檢測,後來衛生局又要求家人自載確診的小媽入院,並對於不安排救護車前來接載做法,感到不解。
“我能夠接受爸爸去了天家,但我不能接受整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
她們說,小媽在確診後,爸爸也進行冠病檢測,但呈陰性反應,於本月5日因出現呼吸困難入院才獲悉已經染疫,9日被迫插管,11日病逝。
“從入院到離世才短短數天,可知病毒攻擊性機強,讓我們措手不及”
她們說,爸爸在自我隔離時一度曾聯絡不上,讓遠在麻坡居住及工作的兩姐妹心急如焚,才獲知父親已經喘氣不順,即刻呼叫救護車送院。
“在父親送院後,我們每個晚上都睡不好,深怕錯過醫生的來電,有時淩晨醫生會打電話過來交代父親的情況及徵求家屬同意,以使用醫療儀器等。”
“想起走過的每個煎熬夜晚,痛得無法用言語表達,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斷地侵襲著我們。”

林氏姐妹:“無法表達心裡的痛!”
林鈺茴(37歲)及林佾葹說,其父親在插管前曾與她們通話,她們不斷的呼叫,“爸爸要堅強和禱告!”
“但爸爸喘氣得很嚴重無法多說什麽,隻回應一個字‘好’,加上信號不好,僅幾分鍾就結束通話,也沒來得及留下遺言。”
兩姐妹說著父親的點滴時,不禁哽咽。
“父親節的前一周,我們永遠的失去了最愛的爸爸,在大家慶祝父親節的當兒,我們3名姐弟忙著給爸爸和小媽處理後事。”
她們說,接到醫院通知爸爸離世後,兩人漏液淩晨1時從麻坡趕回雙溪大年,完成領取遺體手續後,只能遠遠的觀望爸爸遺體送入火葬場火化,此時小媽還在醫院與病毒搏鬥。
“處理好爸爸後事,我們帶著爸爸骨灰返回麻坡安葬,但小媽這邊又傳來了噩耗。一樣的手續,一樣的路,一樣的時間,一樣的車,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隻是裏面躺著的人,心裏的痛,無奈和悲傷,我們無法表達。”

冠病不是小感冒 數天就會致死
林氏姐妹說,回來辦理喪事時,才發現家裡都是口罩和消毒液。
“這說明爸爸是多麽的注重防疫,而且遇到鄰居時,也會經常提醒注意防疫。”
她們以自身經曆強調,感染冠病不是小感冒,不是到隔離中心或醫院待上幾天後就如沒事般出來;冠病是非常可怕的一種病毒,才數天可奪走人的性命。
“很多人對每日的確診數據已經沒了感覺,覺得那隻是一個在變動的數目。”
她們說,爸爸和小媽身體內的主要器官都被病毒破壞,不僅是肺,連同肝和腎都已經順壞,可想而知病毒是多麽的恐怖,希望大家不要抱著僥倖的心態看待疫情。

林氏姐妹:爸爸最放不下弟弟
林氏姐妹說,她們的父親雖然臨終前沒有留下遺言,但通過往常相處,她們知道父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還在上學的弟弟。
“我們會把弟弟從大年接來麻坡一起生活,希望爸爸在天之靈不要擔心。”
回憶起和爸爸的快樂時光,她們說,“爸爸就是我們的頂樑柱,平時非常的疼愛我們,自從各自成家後,我們就與爸爸分開居住。”
“爸爸經常會說想念我們,盼著我們帶孩子回來探望,就心滿意足,因此每當有假期,我們都會去看爸爸。”
林鈺茴及林佾葹說,“爸爸笑得最燦爛的時候,是我們碩士畢業時,雖然這些都已成為回憶,但卻是藏在心中最美好的時光。”
獨家報導:王伊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