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鳳花園(Taman Nagasari),在許多威省市民眼中,第一印象除了就是約九成居民是外籍勞工的住宅區,再來就是衛生欠佳、環境複雜。
還記得,5年前曾發生外勞三屍命案,糾紛引來殺機,飄洋過海打工謀生,換來客死異鄉結局,由於地理遠離法眼,威省市政廳頻密取締,許多屋子依舊被外勞改建為非法雜貨店,外勞社群在當地也自成一格,多數支持“同鄉”開的店。
除此之外,根據居住當地的本地公民,這些外籍人士並沒有為他們帶來生活上的困擾。
直到新冠肺炎病毒殺至,入侵這個人口約2711人的花園,約10%花園人口染疫,政府不得不實行強化行動管製令。這時,地方政府、各執法機構和媒體,再度將目光放在這個複雜的住宅區之上。
原本大多數外勞居住的這個社區,來了許多警車、軍方卡車、救護車、醫護人員,熱鬧了起來,封鎖前夕,他們一起到同鄉非法經營的雜貨店採購。
軍警午夜放下鐵蒺藜前,許多外籍勞工仍在社區裡走動,龍鳳花園中央有一座翠綠的大草場,周圍種有許多大樹遮蔭,午後涼風習習,樹葉婆娑,遠見一些外籍男女各自提著乾糧,走過草場,說著家鄉的語言,似乎沒有強管的緊張和不安,大家在這裡生活該很自由。
盡管住宅區向來不許作為員工宿舍,但龍鳳花園長期成為外勞宿舍,除了靠近工業區、方便工作返家是原因,也許環境相對舒適也是原因之一。
這讓我想起,命運不太相同的另一批外籍勞工。
去年跟進某工廠感染群,到訪一處外勞宿舍,抵步後按照居民指引的地點放眼望去,那三層樓高的一排店屋,第三層樓一連好幾間便是外勞宿舍,他們是一家知名品牌的生產部員工。
從外觀看,窗戶被木板遮住封死,底樓廠房大門深鎖,幾十輛腳踏車用鐵鍊鎖在一起,他們之中有人染疫,就在裡頭居家隔離。
在那狹窄密不透風的空間,生病了的人,可以好起來嗎?雇主良好對待員工嗎?這種剝削的情況,隻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