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國內單日冠病確診病例不斷增加時,很多人都感到泄氣,不斷問,為何會這樣?
一些網民甚至因為失望丶生氣,到衛生總監諾希山的面子書留言發泄,要求總監就抗疫不力辭職。
但捫心自問,誰該為“抗疫不力”負上責任?
論抗疫政策 ,拍案定奪者,是首相丶部長。他們一個宣布,就決定什麽州屬落實MCO丶什麽地區落實EMCO。
論行動管製令的防疫標準作業程度(SOP) ,擬定單位是國安會成員。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什麽領域可以營業 ,什麽行業可以運作,都是這個單位說了算。
是誰決定,在管製令期間可以放寬SOP?同樣是,部長丶國安會。
然後,又是誰在國內確診數據沒有緩和下,依舊今日放寬一點丶明日又放寬一點,搞到全國封鎖變成了“半生熟”?同樣是,部長丶國安會。
又是誰決定,出現不少職場感染群的工廠依舊可以開工?同樣是部長。
在個人方面呢?
雖然遵守防疫SOP的多,但違反SOP人數一樣不會少。
單看警方的執法行動就好,有多少人在疫情嚴峻時候,依舊不怕死的去夜店狂歡?
有多少人在確診數據飆升時,依舊不戴口罩趴趴走?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商家在店裏做生意時,依舊沒有戴口罩做好防疫措施。
還有多少人,在政府禁止佳節時候跨州跨縣時,依舊如同“敢死隊”般違例返回家鄉,結果感染到家人時才來追悔?
從MCO丶CMCO丶RMCO,又MCO再來一個全面封鎖後,確診數據卻屢創新高,7月10日更高達9353宗。政府的抗疫政策的確讓人疲累,但部分人“不怕死”的態度,一樣讓人不敢恭維。
那要追究抗疫不力的罪名,第一個該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