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2日訊)升白旗行動持續升溫,尋求國會議員丶州議員協助的人從不間斷,不過卻出現有人以“巡邏方式”,到處了解哪裏有物資可拿。
同時,也有民眾在家裏升白旗,並獲政府或慈善組織援助後,依舊將白旗拿下,也有人在不同選區重複領取物資。
壟尾區州議員楊順興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苦口婆心勸請民眾,不要存有“免費東西盡量拿’心態”。

“希望大家可發揮互助精神,社區還有很多等著物資過生活的貧困戶。”
他說,有一些民眾連續多天前來領取物資,同時也會詢問何時可以再拿糧食。
“自去年行動管製令以來,除了來自選區人民前來中心領取物資,也有不少來自其他選區選民前來求援,我也盡量將物資分配給所有人。”
他說,壟尾選區所需物資數量,比其他選區來得更多,為解決此問題,他持續尋求更多資源, 同時呼籲社會善心人士與非政府組織捐獻物資。

另一方面,爪夷區州議員方美錸坦言,的確有民眾在升白旗,並獲得政府或慈善組織援助後,仍未將白旗拿下。
“也有出現有人在不同選區,重複領取物資。”
他說,通常民眾領取物資後,最少一丶二周不會有問題,除非面臨很大困難,他才會繼續協助。
他強調,隻要求助者能證明住在其選區,都會獲得援助,但援助者必須提供所有資料供審核。

“我們希望,物資能真正幫助有需要家庭。”
他也提到,除了物資,他也協助提供就業機會,活動獲得200人提交申請。
“報章上不時有招聘信息,市場上有很多工廠陸續聘請員工,小販中心允許堂食後,相信也需要一些員工協助。”
他認為,派發物資援助固然重要,但讓手停口停的人士,有生計也須關注。
黃漢偉:鑒定地區派特定對象
升旗山區國會議員黃漢偉說,自6月開始至今,其服務中心已花費約5萬令吉,包括首長發放的撥款,並投放超過1000份資源,支援有需要的重點地區,如較多B40群體聚集的地點。
“我不會在服務中心公開分發物資,而是先鑒定幾個地區,並與鄉委會配合派發給物資給特定人數,以避免製造混亂,否則一旦宣布派發物資,服務中心會湧現大批人潮。”

他說,之前打槍埔組屋爆發新冠肺炎,也有購買食物袋給居家隔離人士,因他們進行篩檢後,需居家隔離幾天。
此外,他也給予國會選區內的一些地區或甘榜食物,並與非政府組織配合,讓有意捐助者可直接接觸有需要群體。
目前,他會專注在持續派發物資丶為民眾進行大篩檢,與確保疫苗注射能順利進行。
沈誌強:90%物資直送家中
大山腳國會議員沈誌強說,在接獲首長撥款前,他就已派發1500份物資予有需要人士,目前也在持續分發物資。
“我計劃將部分資金提供免費交通,予前往疫苗注射中心接種的人士,同時推動家訪計劃協助民眾注冊疫苗。”
他說,有90%物資都是由其團隊,直接送達有需要人士家中。

他也說,目前其服務中心暫時關閉,因為職員與誌願者還未注射疫苗,加上空間有限,因此不想承擔染疫風險。
“不過,我有將聯係號碼寫在服務中心門前。”
他補充,為避免物資遭濫用,接受援助者資料,都由鄉委會先核查鑒定。
沈誌勤:人民需求遠大於食物籃
公正黨峇央峇魯國會議員沈誌勤說,新冠肺炎疫情在民間所帶來的問題更多,所需援助遠大於隻是提供撥款落實“食物藍援助計劃”。
他說,人民的維生需求,包括需資金購買藥物,需繳電丶水費免得斷水斷電,教育方面仍有許多人需要電腦設備和上網費,以及面對沒工作丶零收入等問題。

他說,食物籃援助計劃尚不足夠,人民需求更大,比如德士司機有面臨車子被拖回的迫切情況,有的人需要購買藥物,有的需要網絡服務,好讓孩子上網課。
他說,首相丹斯裏慕尤丁宣布複蘇配套,為反對黨議員在內的每名國會議員,提供30萬令吉撥款落實食物籃援助計劃,但政府應允許這筆撥款靈活使用。
“當前很多販商(非飲食類)無法做生意,停了許多,包括羅厘丶德士司機零收入,要怎樣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