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病例破萬,醫療係統近乎崩潰,嚴正奉勸各位,沒事真的不要趴趴走,否則染疫了,不論私人或政府醫院,未必你要立刻就有得醫。
馬來演員拿汀麗貝卡家中7人確診一事,大家應引以為鑒,她的老公前一晚出現呼吸困難時,聯絡超過20家醫院,都因滿床不收,最後送往私人醫院,但卻也因被告知病人太多要排隊輪候,在路邊的救護車上等了近2小時。
這段期間,許多人身邊有至親因染疫不告而別,社交媒體上不少人分享親身經曆,一再勸戒,別以為自己不會“中招”,當前最重要是自己保住自己,別落得要進院治療的情況。
綜合過去幾天的新聞,可以發現到,我國疫情告急慘況堪比印度,有人要檢測卻得曬太陽大排長龍早上等到下午,有人要治療,還得在排期或甚至在人滿為患的醫院地上為病人做CPR,此情此景甚至可能還比印度糟糕。
兩個月前,全世界聚焦在冠病疫情告急的印度,5月達到單日40多萬確診高峰後,兩個月下來已逐漸減少,然而我國的每日病例數據彷彿顯示“一山還有一山高”,病例今年2月上升了下降,5月上升了稍降,如今再急遽上升至今還見不到盡頭。
7月13日和14日,一連兩天破萬,而每日確診病例當中依然有大部分是來自職場感染群,警方持續展開突擊,比如警方突擊居林一處工地驚見200多名工人在施工,沒口罩、沒人身距離、濫用貿工部準證。
警方開出5萬罰單,但一段時間後,這工地會不會重新違規運作?警方在不斷奔波勞碌新案例下,還有無充足人手監督這些突檢過的地點?
實施強化行動管製令的龍鳳花園結束強管後,區內的外籍住戶會不會遵守SOP?
病毒在社區內不斷傳染,是因為社交與職場感染群在相互傳播,半生不熟的全國大封鎖,很有必要不計代價,來一場真正全面的大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