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工作交給一個不熟悉業務,或是不了解民情的人處理,那麼後果會是如何?
應該是如現在的情況吧。我國從去年3月開始進入行動管製,但是來到了今年的7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依然是令人難以捉摸。
朝夕令改的SOP,導致老闆或員工難以配合的情況多不勝數,此舉更是令人火大。
在一開始的全國大封鎖期間,國家複甦計劃第一及第二階段SOP裏闡明,百貨公司的服裝、裝飾、化妝品和兒童玩具部門是不準營業的,但7月6日及9日所更新的SOP中,上述限製已被刪除。
這個當然是讓業者驚喜,紛紛在隔日重新營業,沒料到短短2天後政府又宣布關閉,真的是猶如一盆冷水從天上淋下來,直接讓你原地清醒。
這個操作讓人摸不著北,是察覺到冠病疫情又再增高,因此決定關閉這些部門,仰或是技術上的錯誤,此次的關閉隻是為了修複錯誤?
接著,政府再宣布,在國家複甦計劃的第一和第二階段,超市、霸市、葯店、雜貨店、便利店可以100%的人力運營,但顧客人數必須限製在同時最多每4平方公尺1人。
政府不允許服裝、裝飾、化妝品和兒童玩具部門營業,但是卻準許100%的員工上班,在這確診數據居高不下的階段,政府的這個操作,卻是極具迷惑性。
不準全體員工上班是為了降低感染的風險,此事百貨部門是不被允許營業,但是若讓100%的員工上班,那麼他們將會擠在同一個部門,屆時是不是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呢?
當然業者可以自行根據需求來調整,但是SOP的朝夕令改卻是讓人心累啊。
為何從去年至今,決策者依然可以對實施的SOP舉棋不定,既要照顧經濟,又不法不理疫情,這等操作最終隻會兩頭不到岸,開放之日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