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截至22日,吉打州共累計了10888宗確診,而瓜拉姆拉縣是5097宗。
從政府在瓜拉姆拉縣數個地點落實強管令後,疫情是有增無減,還嚴重擴散,吉打州的活躍病例已超過7000宗,而有一半是在瓜拉姆拉縣。
然而,吉打州政府在應對州內尤其是瓜拉姆拉縣的疫情,幾乎都是一貫的被動。
早在6月初,瓜拉姆拉縣的疫情就已開始緊張,然而雪蘭莪和吉隆坡的疫苗接種工作更快展開時,吉打的疫苗接種仍然慢吞吞,州政府似乎隻是關注著浮羅交怡。
衛生部在每日數據上,選擇了報喜不報憂,一再強調多數是輕症,用百分比給大家一個心理上的安慰。
然而,現實中,在確診者數目不斷增加,意味著其實重症者的人數也早在倍增。
衛生部提供的數據,也越來越簡化,譬如每日死亡數據,再也看不到死亡者年齡,醫院(可以推測是哪裡人)、比較詳細的病史、是否是入院前死亡病例等等。
這些資料或許對一些人來說沒太大意義,但對媒體,仍然是有用的參考數據,如我在探究聯青花園的感染鏈的新聞時,也是透過這些資訊,和家屬提供的資訊等對照下,查出了9名死者中,隻有至少2人是被歸納為衛生部的死亡數據。
此外。吉打州衛生局過去都會在面子書公告各感染群和篩檢的總數,甚至到各縣的確診情況,但卻在本月開始,悄悄將有關資訊收起來,隻是流於透過部分人在社交媒體流傳。
如此一來,媒體也就很難去看得出,那個感染群的影響力去到哪裡,擴散到了哪裡。
在官方信息繼續保守的收緊,媒體在疫情報導的資料搜集工作上,越加吃力,公眾也更難看到疫情的實際禍害,許多不幸但真實的疫情故事,也永遠不被世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