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5日訊)“雖然食物銀行讓我看見人性醜陋的一面,但同時也看到人性的美好,我還是會繼續做慈善幫人,但不會再做食物銀行了。”
年僅19歲的年輕小販吳奕珀,為響應升白旗行動,上周(12日)在住家旁設食物銀行,希望幫助有需要的貧困人士,不料卻看到人性貪婪醜陋的一面,讓他感失望和低落。
他今日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過去2周他設立食物銀行後,他看到很多熟人來排隊拿物資,當中有天天擺攤做生意的小販,有經濟能力的生意人,有者甚至風雨不改天天準時出現。

他說,他設食物銀行的本意,是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士,但有些人卻抱著不拿白不拿的心態來領取物資,剝削其他人的機會。
在七條路賣經濟飯的吳氏說,有些來領取物資的民眾,也沒遵守他設下每人只能拿3樣幹糧的數量限製,會多拿走幾樣幹糧。

“家人和朋友都有安慰開解我,食物銀行還是有幫助到有需要的人,自己做好本份就好。”
他指出,早前他在社交媒體發動籌款,以購買物資設食物銀行時,很多人踴躍捐款,這是人性美好的一面。

他說,由於其食物銀行反應熱烈,加上捐款也所剩無幾,他不打算再籌募,因此其食物銀行將在分派多3、4次後停辦。
“今日開始不到半小時,短短20分鍾物資已被領完。”
不願具名的吳奕珀父親指出,很多東西在學校學不到,必須進入“社會大學”才看得見,所以他沒阻止兒子辦食物銀行,放手讓兒子去籌備去學習。
他說,盡管兒子在設立食物銀行這事件上看到人性不好的一面,但他認為這是很好的人生經曆,讓兒子成長。
報導:陳紫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