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打大臣莫哈末沙努西疑似試駕風波印證一件事,政治人物的宣傳人員,真的很重要,尤其是涉及到為陷入風波的“政治主子”解套時,更加重要。
6月5日晚,當網民拍攝到大臣疑似試駕並將視頻上載社交媒體引起軒然大波後,大臣政治秘書在面子書“滅火”,指大臣隻是路過柔府汽車城打包食物,並沒有在該處的汽車展示廳試車。
兩日後,大臣親自回應指,自己隻是坐在車上,並沒有試駕,也揶揄將此事上載至面子書女網民,說待此事結束後,會贈送對方Oppo Reno 5手機。
當警方完成調查,同時向大臣發出1500令吉罰單,而大臣也繳付罰款後,風波原本就可以結束,偏偏他的另一名秘書要為主子漂白,聲稱大臣以為隻是坐在司機位旁邊看人試車並不犯法,並非故意違反標準作業程序(SOP)。
這名秘書更指SOP模糊誤導,以致大臣是不知或沒有意識到那是違法的行為。
聽完秘書的“辯詞”,大臣就能獲得民眾的“諒解”嗎?
不會!反而會向大臣或其打手,拋出更多疑問:
1.管製令下原就不允許試駕,一州大臣如果連這點也不懂,還以為看人試 人試駕不犯法,那麽,秘書的“漂白”,無疑是打了“主子”一記耳光。
2.若連常常要求民眾守SOP的一州大臣,也會被SOP誤導,那麽,因違反SOP而被罰款的平民百姓,豈不是很冤?
3.若真如秘書所言,SOP糊糊誤導,那作為一州大臣,有沒有在通過國安會,或國盟內部反映SOP已讓不少人“sudah pening kepala”(頭暈腦漲),同時要求執法單位在執法須避免過度詮釋,或出現矯枉過正?
4.當吉打在9天內5次寫下單日確診病例的最高記錄後,大臣指病例爆增是因為民眾不守SOP,但作為一州大臣,他在這方面有沒有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