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民,是指喜欢对事情发表尖酸刻薄言论,而不在乎事情对错的网民。言简意赅,就是看到任何不顺眼,都要发表言论酸一下。
随着社交网站越发盛行,酸民文化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几乎变成哪里有话题,哪里就会看到酸民出没。他们特别爱出没各大新闻留言处,通常以政治人物新闻为主要“喷酸”对象。
然而,最近东京奥运会拉开帷幕,管制令限制出行,让全民专注追奥运后,酸民们的攻击对象,就有部分人转移至健儿们身上。
对于健儿们能为国出征,身为马国公民应感到莫大荣幸,至少他们让其他国家的人民,多了一个认识马来西亚的机会。
即使在比赛过程中无法取胜,酸民们也不该动动手指,就将别人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全盘否定甚至还人身攻击。
陈炳顺与吴柳莹就是很好的例子,上届奥运混双有出色战绩,却在今届遭遇3连败,比赛尚未结束,大马网民就迫不及待,在网上猛烈批评。
如果是有理有据,针对两人的球技或表现点评,或提出认为两人可改进的地方等,至少还可让他人觉得有可取之处。
但部分大马网民,却聚焦在健儿个人,对别人身材体态大肆嘲讽,言词之尖酸彷如选美评审,用字遣词也毫不客气。
我深思后认为,其实真不能责怪网络酸民,词汇量不足,或许是他们面对的问题。
因为比起直接嘲讽人家“胖”丶“壮”,如果换个说法,如体态不如以往健美,这留言是否立刻提了几个层次?
华文造字博大精深,希望酸民有空可多精进自身,否则与人唇枪舌剑时,只能暴露本身知识量的不足,做个有文化的酸民至少让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