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1日訊)非伊斯蘭宗教場所延續早前SOP,依據廟宇大小限製同一時間的最多人數,而完整接種疫苗者則不受限製。
椰腳街觀音亭工作人員陳先生說,觀音亭還是依照之前政府所頒布的防疫標準作業程序(SOP),即進廟前需戴口罩,測量體溫,掃描MySejahtera,保持1公尺的人身距離等。
他說,現階段觀音亭還是維持原有的SOP,包括限製12個人同時進入廟裏。
攝影:蔡凱盈

他指出,民眾在進入廟前,工作人員都會派發號碼牌,但往往沒什麼重大日子的話,基本上並不會超過規定的人數。
“政府日前公布的更新版SOP裏,提及非伊斯蘭宗教場所允許完整接種疫苗者進入廟內膜拜,那就意味著,完整接種疫苗者與普通的民眾並不同,若廟內已有12個人,完整接種疫苗者還是可以進入廟內。”
柑仔園路阿魯米古卡瑪奇安曼興都廟副主席K.古馬說,該廟也暫未檢查完整接種疫苗者的電子證書,而是按照原定的SOP來限製人數。


他指出,這個月原本為興都教非常重要的月份,即阿迪(Aadi)月,以往皆會舉辦大型儀式,包括遊行活動等,大肆慶祝一番,但有鑒於目前的疫情嚴峻,大型儀式不獲準進行,但膜拜儀式還是少不了,因此才會安排理事成員一起進行祈禱。
另外,七條路大伯公廟財政駱寶娟說,該廟僅小型廟宇,平日開放後隻會有附近居民或信眾自行膜拜,並不會特意安排人手限製民眾。
她說,以往尚未爆發疫情前,如有遊客前來巴刹,皆會逗留在大伯公廟前膜拜,現在除了附近居民及小販,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多人來,所以隻有在大日子,才會聚集較多的人潮。






報導/攝影:蔡凱盈
↓↓精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