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宣布,10月3日確定開課,除了處於第一階段州屬的師生不必回到學校上課外,其他州屬則是必須根據國家複蘇計劃的各別階段,來安排複課方式。
開課日已經進入倒數階段,但仍有2500名教師仍不願接種疫苗,而教育部的處理方式是不讓這些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實體教學,而是會安排其他職務給這些教師。
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拒絕接種疫苗,自己原本的工作就不用做了,而且薪水還照拿?
教師的工作,主要就是傳授學生知識,而不是在學校進行其他的行政工作,若老師不教書,還可以稱之為教師嗎?
再加上,若有關教師無法向學生授課,是不是會有其他擁有同等資格或能力的老師來替代?就比如,原本教授中五數學課的老師,若是因為拒絕接種而無法授課後,是否會有另一名能夠教授中五數學課的老師來替代,否則就會耽誤到學生的課業。
而且,校內很多事情原本就會有相關的人士在處理,若將這些拒絕接種的教師放到一些行政工作崗位上,會不會擾亂了學校原本的作業方式及係統?
雖然接種或不接種是涉及到“人權”,政府也讓人民有選擇的權利,但身為與孩子接觸較多的教職員,就應該以身作則,讓校園盡快達到群體免疫,以此保護還未能接種的孩子。
除非是因為健康問題或是有合理的理由而無法接種疫苗,不然教育部就不應該對拒絕接種的教師“通融”,否則,這些通融可能會引起負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