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關了3個月半,許多人已經迫不及待,要往外走。
於是,大家為了享受大山腳最美麗的風光、為了那湖光山色,不論早起床、遲起身的,都往重新開放的孟光水壩去,驅車來到時,人們已在場大排長龍,泊車場汽車滿滿,猶如嘉年華般。
如果所有人都誌在運動,這無疑是重視健康、願積極運動的好現象,但真實情況卻非如此,真正的晨運者隻佔少數,大部分人卻將重開休閒,視為聚會機會,在場歡聚。
就在眾人嘻嘻哈哈時,忘了防疫,脫下口罩、搭肩、肢體接觸,美麗的早晨頓時樂極生悲,至少18人荷包齊齊“失血”共2萬7000令吉,衛生局當場開出每張1500令吉罰單。
對打工族來說,這裡起碼就要了半個月的薪水,對那些未踏入社會者,則為父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而更慘痛的是,一小撮人不守SOP受罰,一大群人一起受罪:水壩被關閉。
為防範傳染病爆發河擴散,衛生局指示水壩暫關7天,9月23日重開後,隻允許完成接種者進入;這期間,真正想要晨運的人無法如願,要怪,就怪那群人不聽話。
很多人喜歡嘲笑執法人員,平時沒事幹、“做有做無”,但他們卻常常因而大意、鬆懈防疫,往往就在那一刻,執法員突然現身,當著他們的面前遞上一紙罰單。
而執法員採取一小撮人受罰、一大群人受罪的對付方式,足以讓公眾意識到,重開、放寬的機會是何等珍貴。
就像檳州青年及體育委員會主席孫意誌所說,台球中心業者勿怕得罪顧客,冒險放行,最終出了問題被指示關閉。
新冠疫情將在我國成為地方性流行病,互相提醒,已經變成每個人的責任,確保他人守法,那麽自己才能在經濟領域重開下受惠。
隻要發現有人沒戴好口罩、沒人身距離或守SOP,就不要怕得罪、提醒對方,每個人都有責任,確保病毒不會找到機會入侵及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