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6浮羅交怡開放旅遊泡泡,終於出現了第一宗輸入病例,而病患是3歲的小孩。
但第一宗輸入病例發生之前一天,就傳出浮羅交怡巫統婦女組領袖等人,因和從外地到來浮羅交怡的友人見面,友人離島返家後確診,有密切接觸的婦女組一行人去檢測後,有7人確診。
然而,巫統婦女組的確診個案,似乎不會被納入是“交怡旅遊泡泡”的確診病例,相信隻是直接單純被納入“本土病例”。
類似離島後確診的個案,究竟隻是單純的一個個案,還是有其他的確診病例,也在發生?
新冠肺炎是有潛伏期的疾病,也有很多人是完全沒有症狀,但到浮羅交怡旅遊者,大多數隻是逗留3天2夜,而機場、碼頭等快速篩檢,也只能證實當下“可能”沒有確診,而篩檢的準確度,始終也不完全可靠。
這些隻是短暫旅遊的旅客,若在島上不幸沾惹了病毒後回去確診,衛生部或旅遊部,會否去就此作出統計?
我並非要打擊浮羅交怡旅遊業,隻是提醒遊客,縱然政府允許到浮羅交怡旅遊,然而大家也應該盡可能遵守SOP,甚至行為可能要比政府的SOP更加嚴謹。
談回官方第一宗交怡旅遊泡泡的輸入病例,涉及的是3歲小孩,而小孩的父母有在機場進行篩檢時呈陰性,但小孩卻因為不需要篩檢,直接過關,也不幸成了第一個病例。
或許有人認為,新冠肺炎拭子篩檢對於小孩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所以就豁免了小孩,但難道因為小孩少過6歲,病毒就會放過他?
既然浮羅交怡旅遊泡泡還在試驗階段,我希望政府能夠認真看待這些可能出現的缺口,不要隻是為了方便,最終可能又讓島上的業者再承擔另一輪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