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議員,若他們要反對政府的一項政府,最重要的平台,就是州議會或國會。
當朝野雙方針對政府一項議案,或引起軒然大波的新政策進行表決或表態時,議會就是反對政府新政策的一個“戰場”。
一旦出現朝野議員在議會內針對新政策進行表決或表態,身體語言就真實的態度。
因此,即使吉打反對黨領袖巴拉羅茲再如何解套也好,包括指責伊斯蘭黨行政議員在辯論時,突然要求朝野議員起來表態支持,吉打政府不再更新博彩業商業執照和限製賣酒的做法已違返議會常規,擺在眼前的一個事實是,在這個時刻,來自希盟的2名誠信黨議員,的確站了起來。
當非穆斯林社會,普遍感受到選擇的自由權益被政府剝奪,而最需要他們認為比較“開明”及懂得“尊重”非穆斯林權益的希盟議員,在議會內代表反對時,這2名議員並沒有這樣做,是鐵一般的事實。
也正因為這2名議員站了起來,吉打唯一華裔行政議員才有機會說出,“禁賭也獲得州議會內反對黨議員支持”的話。
因此,希盟政黨集中火力炮轟吉打唯一華裔行政議員固然沒有錯,但在炮轟之後,也必須要反思 ,為了政治利益 ,是不是該繼續盲目地扶持與包容 ,與吉大臣同樣思想的盟友?
1990年丶1999年及2008年,行動黨為了所謂團結的反對黨而與伊黨合作 ,即使伊黨一直都沒有否認過,他們的目標就是建立伊斯蘭國。
當伊黨壯大後,希盟選擇與當年他們口中的獨裁者老馬合作 ,然後漂白,把他捧為“救國爺爺”,結果回鍋後的老馬依舊搞種族政策。
如今,與希盟合作的夥伴誠信黨又如何?
大馬國產威士忌Timah風波,就是由希盟的友黨誠信黨先挑起。你有見過希盟成員,曾出面指責自己的盟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