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23日讯)威省市政厅明年推出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路径图,“三管齐下”研究制造商回收塑料循环机制、严管循环厂;除了吸管和饮料杯,减用一次性塑料政策也会扩大至食物包装。
威省市长拿督罗查里说,市厅将研究如何落实让塑料制造商,尤其生产食物包装塑料厂商,回收所生产的塑料,用于循环或成为其他原料的机制。


“这项政策必须落实,特别是从州级和市级政府层面,以确保制造商对环境可以更有责任。”
他说,全马共有超过1300家塑料制造商,我国也是其中一个塑料生产工业最大的国家。


他今日为市政厅举办“一次性塑料短片”颁奖礼,及主持市厅月常会议时,在记者会上这麽说。
他说,威省现有132间合法循环厂,但有22间非法循环厂基于地点不恰当,市政厅不能发出准证;更担心的是,通过进口准证(AP)入境威省的塑料,最终将令未受管制的非法循环厂进入,间接污染海洋、河流与环境。

“因此必须为循环厂拟定路径图,既然相关塑料获准入境,市政厅就须加强管制。我们也会研究是否要敦促中央政府尤其房政部发出的每张废塑料进口准证,也要获得地方政府的审核。”
他也说,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已到严峻地步,市民表面上肉眼不见,但污染情况已严峻,必须立即採取行动。


“因此,市厅准备扩大及拟定一次性塑料使用的路径图,目前只是不鼓励使用吸水管,但物品包装、食物和饮料却仍大量採用一次性塑料包装。”
出席者包括槟州环境委员会主席彭文宝、市政厅秘书巴德鲁。

食物塑料包装 耗用14万8000吨
罗查里说,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废塑料问题,去年全马耗用的食物包装塑料高达14万8000吨,我国每年人均塑料消费量达16.78公斤,相比起中国、菲律宾和印尼,我国是亚洲塑料消费最高的国家。
“环境部2019年研究显示,国人每年消耗7万个微塑料。”
根据资料,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

因此,彭文宝呼吁政府,务必打击废塑料非法进口活动,保障我国人民与槟州子民的健康与环境利益,强力阻止废塑料藉由集装箱非法入境。
他说,槟州2009年开始实行无塑料袋政策,至今每天不提供免费塑料袋,过程面对挑战、批评与质疑,但地方政府立场坚定,最终槟州做到了,但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一次性塑料短片比赛 获31学校参与
威省市政厅配合国际无塑料袋日举办的一次性塑料短片比赛,共获得威省31间学校学生参与提交短片作品,诗布朗再也中学学生所拍摄的作品夺得冠军。
罗查里说,市厅共收到27份合格参赛的作品,4份作品不合格,其中冠军可获奖金600令吉、亚军400令吉、季军300令吉,2份安慰奖则各100令吉,所有获奖者可获证书。
颁奖仪式上,冠军诗布朗再也中学由教师拉菲雅代表领奖,亚军则由东姑阿都拉曼国中的何家亿,在教师林金丽陪同下领取,至于季军则是北海锺灵,由校长陈敬华陪同学生涂睿恩领奖。
此活动出席者包括槟州绿色机构总经理陈美玲。

持续解决廉价烈酒销售问题
威省市议员大卫马瑟在月常会议上强调,威省解决杂货店售卖廉价烈酒和冒牌酒的努力,应持续进行。
此前,他接受珍珠快讯访问时说,2016年至今已有两次在州政府会议商讨此事,威省市政厅的确有严格条例及政策,即不允许廉价烈酒和冒牌酒在杂货店裡销售。
“我们并非要像吉隆坡市政局直接禁止卖酒,只是不允许杂货店销售廉价烈酒和冒牌酒,若只有特定的商店卖酒,将能有效避免B40群体家庭或中学生轻易接触到廉价烈酒和冒牌酒,最重要是确保社会和谐以及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