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蔻山與檳島西南縣遙遙相對,也許是她的曆史使然,木蔻山總是給我神秘又陰森的感覺。
木蔻山的故事很精彩,除了木蔻山過去有扣留營、麻風病院外,還穿插了一段小插曲,曾有人私自宣傳為“檳城仙境媽祖島”。後來有財團入駐,為木蔻山換上新面目,無奈一直搞不起來。如今遇到疫情和行動管製令,該度假村已宣告暫停營業。
如果說,一個空殼的一座島,要包裝成旅遊產品,可能需要煩惱定位的問題。但是木蔻山卻擁有結合了檳島兩個旅遊賣點:要如喬治市的曆史古跡,木蔻山的麻風院年齡,比雙溪毛糯的麻風院更久;要像升旗山的生物圈保護區,木蔻山285.84公頃的面積,也終於在去年獲憲報為森林保護區。
檳州旅遊局日前拉義工隊到木蔻山進行沙灘大掃除,掃出了400公斤的垃圾。木蔻山彷佛被人遺忘,感覺像荒島,垃圾不是堆積在沙灘上,不然就漂浮在海上。
當局指木蔻山具備潛能成為檳州旅遊產品,因為木蔻山擁有“先天性”的上述兩大賣點。關於生態賣點方面,森林保護區是在國陣執政時期進行一半,後來遇上政權替換,新政府遲遲不憲報,拖了12年木蔻山才終於有了森林保護區。雖然遲了12年,但總比沒有來的好。
但是,木蔻山的曆史賣點卻沒那麼幸運了。縱然使有不少專家為木蔻山的背書請願,列出木蔻山的世界文化遺產潛能,不過首長曹觀友在2019年就清楚表明不會為木蔻山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