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9日訊)“1人份芥蘭炒鹹魚18令吉”事件;涉及的餐廳業者今天通過面子書澄清,可能是員工誤解顧客的訂餐。
據“馬來西亞前鋒報”報導,該餐廳貼文指可能是收銀員錯誤輸入價格,算成“大份”的餐食,也可能是顧客訂了“大份”餐食,但廚房員工卻準備了“小份”的芥蘭炒鹹魚,像社交媒體所流傳的照片一樣。
“如果是我們搞錯,可以直接來找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社媒流傳。”
貼文指出,該餐廳希望隨著作出澄清,可以解決有關問題,同時呼籲投訴者給予合作,聯係他們。


該餐廳也透過上載菜單照片,列出各份量芥蘭炒鹹魚的價格,即“小份”是6令吉,“中等份量”是12令吉,“大份”是18令吉。
據“Kosmo!”報導,涉及賣“貴”菜的餐館,位於威北甲拋峇底,一名消費者“中招”後,在面子書上傳該餐廳收據,揭發此事。
該名顧客說,他們知道現在原材料都在漲價,如石斑魚(Jenahak)、雜菜、野菜(Ulam)和參巴,但是沒關係,他們能接受。
“然而,少少的1人份芥蘭炒鹹魚,要價18令吉,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據該顧客上傳的收據,他們點了上述4道菜肴,總共消費122令吉,不過並沒有透露有關餐廳的名字。
檳州貿消局已介入調查此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