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林30日訊)父親是殘疾人士,母親患有腦癌,14歲少年過去5年扛起母職做家務,每天上學前,先在家烹煮,為一家大小張羅三餐。
來自巴東色海的阿都法都,在拿督麗拉巴拉萬國中就讀中一,他不覺得做家務是苦差,反而很樂意,以減輕40歲母親哈妮查的負擔。
他接受“馬來西亞前鋒報”訪問時說,每天上學前,他會先去住家附近的迷你市場買魚和菜。
“回到家就清洗魚菜,但我隻會料理簡單的食物,如炒菜和煎魚。”

“若母親要求料理的食物太困難,我會先準備食材,等15歲的三姐諾法拉哈放學後,自行處理。”
他強調已習慣做家務,不會感覺累或辛苦,反而甘之如飴。
他透露,母親除了有腦癌,也患有各種頑疾,如脊椎骨等問題;53歲父親諾立山自從2013年遇車禍後,右腳殘廢,同時也有心髒病。
哈妮查受訪時說,上周,她在家裏跌倒,導致右腳骨折,難以步行;而丈夫最近則患上心髒病。
她說,丈夫在二手車行就業,日薪30令吉,由於身有殘疾,因此每月獲得社會福利局發出450令吉殘疾人士援助金。
“我則獲得吉打伊斯蘭義捐機構(Zakat)和福利局,每月發放分別500令吉和600令吉援助金。”
她透露,上述援助金皆用來支付每月450令吉的屋租、日常開銷和孩子的上學費用。
“我與丈夫育有6名孩子(2男4女),分別21歲、18歲、15歲、14歲、10歲、8歲,後面5個還在求學,因此生活負擔沉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