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疫情失收入 转型当农夫 开启种姜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男子因疫情失收入 转型当农夫 开启种姜路

    (北海15日讯)因疫情断了收入来源,中年男子被迫结束铁架帐篷生意,以积极心态加入农耕,开辟种植生姜(也称泰国姜)创业之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这位成功农夫名为万兹阿曼(53岁)。他于去年5月,以逾5万令吉成本,在本身位于威北打昔牛汝莪的土地上,开辟约半英亩的姜园。

    (摄影:黄小玲)

    这些生姜,也称泰国姜,因种植用的母姜是取自泰国生姜,味道比中国姜更加辛辣。

    万兹阿曼(右2起)带领赖国平参观姜园里的幼苗。

    他说,自去年行动管制令实行后,他就一直思考如何开辟新路,于是就萌生了种植姜的想法。

    之后,他就透过书籍和网络来搜索资料,学习了种姜的技术,并且利用焚烧好的稻米谷糠等肥料来混合土壤,来提高姜的产量。

    他透露,生姜仅适合种植在山地上,不适合在平地种植,因此他利用黑色塑料袋来充作种植姜的容器。

    赖国平(右起)丶万兹阿曼和威省市议员黄泳玮,参观姜园里的水培蔬菜。

    他说,混合土壤养分丰沃,可用于4次姜种植,之后再改种辣椒。

    “用此创新方法,每袋约可生产2至3公斤的生姜,这里约有5000株姜苗,大约6个月可生产10吨生姜,赚取5万令吉的利润。”

    万兹阿曼。

    他透露,这些生姜是供应本地市场,目前本地市场有80%的生姜是来自泰国丶中国和印尼。

    “生姜除了可以食用外,就连姜叶也可用于传统药浴。”

    他希望随着其姜园加入威北生态旅游计划后,能在未来推出姜茶等保健产品。

    草药园加入威北生态旅游计划

    另一名加入威北生态旅游计划的草药园业主莫哈末苏克里(49岁)希望,此计划有助于推广其草药园,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丶研究和消费。

    已有15年种植草药经验的他,在威中甘榜比叻(Kampung Pelet)和瓜柏拉胡,拥有两个总共5英亩的草药园,种植的草药约160种,每年可获取15万令吉的净利润。

    赖国平(右)和莫哈末苏克里,展示草药园的无花果树。

    “这些草药包括本地草药和进口草药,有着不同的功效,如排毒丶抗癌丶控制血糖丶提高抵抗力等。”

    他补充,除了草药园,他还有一间陈列室,专销售草药成品,在疫情期间,蒜粉丶肉桂粉丶姜黄粉丶东革阿里粉和红毛榴莲粉等较为畅销。

    莫哈末苏克里。

    有机种植草药园

    莫哈末苏克里指出,该园采用有机种植,用树叶做堆肥,利用鸭子控制野草生长,鸭子排泄物则成为肥料,且种植昆虫喜欢的花草,让昆虫集中在这些花草上,不破坏农作物等。

    他看好威北生态旅游,还计划开设草药咖啡馆,售卖传统草药饮品等食材,相信将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莫哈末苏克里曾是一名工厂员工,在寻找额外收入时,投入草药种植行业。

    另外,槟州首长特别协调官赖国平受访时透露,上述姜园和草药园,都是威北生态旅游计划的其中一员,并会列入生态旅游手机应用程式中,以方便国内外游客知晓,前往游览及参观。

    ↓↓相关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