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大年31日讯)国际运费高涨,进口的学校用品也随之起价,加上家长购买力度变低,业者们都不敢大囤货,认为少量补货购卖就行。
记者今日走访学校用品商店,发现门市人潮不多,由於一年级学生和初中一学生是在3月份才开学,与在籍学生开学日期不一样,令购买潮被分散。
此外,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大马,许多家长也在观望疫情情况,在吸取早前的“经验”後,此次不敢太早购买校服和校鞋。

桂琳学生用品专卖坊(Sir Koala Bear)职员陈女士指出,国际运费飙涨导致学校用品起价,如书包和校鞋都是从国外进口,被迫起价,至於校服方面在两年前已曾调涨过一次,今年则维持原价。
她说,奥密克戎病毒的出现让很多家长怯步,再加上吸取早前经验,担心教育部又突然宣布继续上网课,因此都还在观望等待。
“虽然近日已有家长带孩子来购买学校用品,但人数却不多,一些家长觉得距离开学还尚早,可能还会有变卦,越靠近开学了才会来买。”

她说,无论是校服丶校鞋或书包,销量都大幅度下滑,尤其是书包最少人问津,不像衣服般长胖长高就无法再穿,销量直落80%。
她指出,家长也采取撙节态度,大多只买一至两套校服,并要求特大号一点,避免明年又不能穿。
“有少数家长直接要求购买比身形大三个尺码的校服,把我们都吓着了,原来是孩子发育较快,一年内大了两个尺码。”
她说,与往年相较,今年的销量较差,老板已经2年都不敢囤货,只是将缺了码数的校服校鞋进行补货。
店家做促销 拉长补短
Murid-Murid学校用品专卖店业者郭女士说,校服丶校鞋和书包的进货价都上涨了,不过为了不让顾客觉得负担,只有部分物品起价,另一部分的差价则自己吸纳。
她说,该店也进行满额回扣的促销活动,拉长补短。

“有些顾客看到有回扣就会多买一些,不过也会视需要层度购买,不像以往件件都换新。”
“疫情下家长都会考虑很多因素,才决定购买学校用品,包括新病毒入侵是否会继续上网课丶太早买又担心之後孩子穿不下等。”
她透露,由於一年级及初中一开学日期不一样,截至目前,购买人潮一般,对於一些家长来说“还早”,不着急。
“我们也不敢大进货,少量进而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