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入2022年,國家經濟複蘇剛見曙光,新冠肺炎疫情雖然趨緩,但沒遠離,Omicron變種病毒蓄勢待發,預料新的一年裏,抗疫工作是“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
我們繼續與冠病抗爭之餘,也要把握疫情當下,可以帶來“集體重啟”和“集體重新設定”的寶貴契機,為社會上長久以來,對環境和人類衛生有害的生活習慣和商業模式,作出重大的改變。
比如,外出戴口罩丶勤洗手丶保持人身距離,就是一套“集體重新設定”的行為,在疫情爆發之前,沒有一件事物可以令人類如此團結,全面且步伐一致。
最顯而易見的集體重啟重設就是,當我們發現小販沒戴口罩,就不會光顧;沒保持人身距離的場合,就會避而遠之,人與人擦肩而過,也會下意識保持距離。握手丶打招呼,變成招手和擊拳,然後在有所接觸後,勤用搓手液,消毒雙手。
經過一丶兩年的教育,現在連小孩,都懂得要怎麽防範病毒,個人衛生和健康方面做足了,如今我們就要“借力使力”,把這種集體意識帶進環境保護的領域。
說起環保,廢物循環和垃圾源頭分類政策行之有年,但還是相當少人響應,而一場疫情下來更是一切打回原形,尤其是醫療廢品方面的一次性塑料已被大量耗用,而且飲食方面,一次性塑料也因人們大量打包而被使用和丟棄。
有人提問,這時刻,人命重要,還是環境重要?
我認為,兩個都重要,因為人命與環境息息相關,環境汙染的浩劫是一去不返,各界務必針對一次性塑料,做一個集體重啟和重設,在新的一年裏努力減少丶棄用,到最後是完全不用。
個人可做的是,打包食物自攜餐盒丶購物帶環保袋,商家方面,包裝和商品運輸要研究如何減用一次性塑料,或改用其他環保物料,政府則要提出更大膽丶具前瞻性政策,改變人們慣性消耗一次性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