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1日訊)檳州環境委員會主席彭文寶指出,檳州政府預計近期將就威北日落鬥哇紅樹林憲報為永久森林保護區一事,呈上行政會議尋求通過。
他接受《珍珠快訊》專訪時說,檳州政府對環境保育一直都抱持積極的態度,在多年前就有計劃將該地憲報為永久森林保護局,並於3年前開始,透過森林局為憲報進行準備工作,目前已邁入最後階段。
他強調,位於日落鬥哇與威北瓜拉姆拉河口的紅樹林,是未受汙染的大自然濕地,也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地區。

“憲報日落鬥哇為永久森林保護區,除了能夠保護該區的生物多樣性,以及沒有非法砍伐活動,也能保障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及生計不受影響,因為當地居民多數采集俗稱‘峇裏冬’的蟹守螺(BELITUNG)及魚類為生。”
他也說,作為大自然屏障的紅樹林,於2004年發生南亞大海嘯期間,也保護該區的人們住所,免於遭受嚴重災害與破壞。
“目前憲報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我們也舉行了幾次會議,商討關於保護這具有豐富生物多樣性濕地的一些方案。”

他相信,一旦該地被憲報為永久森林保護區,紅樹林將得到更好及強而有力的保護。
威北日落鬥哇延伸至瓜拉姆拉沿岸一帶的濕地,擁有全檳完整單一樹種紅樹林,棲息超過200種候鳥,其中至少8種屬於瀕危品種,非常珍貴,具備發展生態旅遊的潛能。
該處紅樹林屬於白骨壤樹(又名海欖雌,Api-api“熒火”)品種,占地面積600公頃,相等於600個足球場這麽大,另有200公頃泥灘。

豐富食物來源 吸引亞洲鉗嘴鶴
日落鬥哇區州議員慕斯達法卡馬說,亞洲鉗嘴鶴主要分布在孟加拉丶斯裏蘭卡和印度等地。
“它們被稻田和河口的沼澤裏豐富的食物來源所吸引,且一般都會在 3月至6月期間來到日落鬥哇延伸至瓜拉姆拉沿岸一帶的濕地。”

他說,亞洲鉗嘴鶴在生態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其存在有助於控制蘋果蝸牛的數量,這些蝸牛都被當地稻農視為害蟲,能夠減少農作物受到損害。
“檳州可以將這一帶充滿潛能的濕地作為生態公園,並進一步發展為生態旅遊。”
不過,他指出目前民眾無法進入該區,因為必須確保大自然濕地獲得良好的保護,以保障該區未來可持續性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