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日訊)檳州76家未獲獸醫局養豬執照的豬農場,被告知評估期間如未達標,6月1日起需清空農場;由於豬農受疫情衝擊、建材高漲等問題拖慢提升進度,故檳豬農公會呼籲通融延長時限至今年尾,讓已在提升的豬農完成提升!
檳州豬農公會主席王富生今日召開記者會說,檳州獸醫局去年12月公布全檳11家豬農場獲得養豬執照,51家獲得有條件執照,但有76家農場無法獲得養豬執照。
拍攝:羅健傑

“當時,獸醫局有通知這76家豬農場有30天時間上訴至檳州政府,以表達經營的意願,而公會也已在1月29日協助這些農場,致函上訴至檳州政府給首長曹觀友,同時提出要求延長到今年12月31日,不過至目前為止還沒收到任何回覆。”
1月曾致函首長上訴
他說,獸醫局今早9時左右,在一個與豬農們共設的社交群組裡發出上述指示的訊息,該訊息內容包括需要豬農場提升符合10項條件,如至少要達50%封閉式,做好農場生物安全、籬笆、圍牆、消毒設施及排汙係統等。

“獸醫局將會在2月24日至5月31日期間,到這些未獲養豬執照的農場進行評估,如果評估了還是不達標,就必須在6月1日開始清空農場。”
他說,公會認同州政府要求提升農場,但希望能給予那些有心提升農場的業者,通融一些時間讓他們提升,畢竟這幾年豬農也面對疫情衝擊,豬價低迷甚至原料暴漲,很多農場其實已經虧損累累。

“這些農場並不是沒有進度,隻是比較緩慢,介於20%至40%進度,因此希望獸醫局能網開一面,讓已經在提升的農場給予一些機會。”
76家豬農場關 恐影響全馬市場
王富生說,檳州76家未獲養豬執照的豬農場,佔檳州豬農場的60%,一旦關閉,相信檳州生豬數量將會從現有約35萬頭豬,減半至16萬頭豬;除了造成檳州一年減少約9億令吉生豬產量,還會影響全馬供應。
他提到,檳州豬農場有銷售生豬至其他州屬,分別供應玻璃市、吉打、霹靂、雪蘭莪和吉隆坡市場。
“若60%農場被關閉,我們擔心整個馬來西亞供應會面對影響。”
因此,他希望獸醫局給予一些時間,讓那些已在提升的農場,加快腳步提升農場。
他說,這76家農場都有在進行提升,有的構造已經做好了,有的也建設好籬笆、溝渠,大家都在提升,隻是程度不一;換言之,這76家都會達到全面提升的情況,隻是時間的問題。

有心經營 一定有心提升
“我們還想要經營下去,就一定會提升農場和繼續做下去!”
威南豬農林俊傑說,威南與威北豬農面對問題一樣,業者都有在提升,隻是進度不一,希望政府與獸醫局配合豬農,或以臨時執照的方式讓豬農有時間提升。
“對於封閉式養豬模式,我們一定會做得到,但要給時間,如今市場上就連泥水工人都不足,疫情也打擊我們,希望政府能通融。”

威北豬農劉再興說,如今非常時期,業者在這兩三年來都很辛苦,原料不斷上漲,疫情衝擊,希望當局能通融,讓豬農有時間提升。
“豬農們都在提升自己的農場,但進度不一,畢竟每個豬農的經濟能力都不同,尤其原料不斷上漲,所賣的生豬價格就連消費者都大喊吃不消了。”
別讓中央化糞係統難以為繼
王富生說,由於原有計劃在威南和威北都要建立一個“生物質氣體中央化糞池係統”(Biogas),將生豬的排泄物集中到該處處理產生沼氣,倘若檳州有太多豬農場被關閉,有關計劃便也難以為繼。
“因此,我們希望政府或獸醫局,給予那些正在提升,但還未達標的豬農場,通融豬農提升設備;不過,對於那些完全沒有提升的農場,公會就真的很抱歉,已協助不了多少。”
另外,他說,由於疫情期間加上擔心非洲豬瘟傳播,這段期間公會並不隨便到訪他人的豬農場,故無法得知目前多少業者要結業。
王富生說,由於公會週二早上接獲的訊息隻是獸醫局給予的指示,因此公會還在等待檳州政府的回覆。

這些年有業者結業
王富生指出,根據2020年數據顯示,全檳豬農場共有166家,目前統計共有138家;雖然公會沒有確切數據顯示多少間農場結業,但不排除有業者選擇結業了事。
他說,至於目前還有心要繼續經營下去的豬農業者,希望政府給予時間上的通融。
“政府早在2018年已要求豬農場業者提呈圖測提升農場,並在2021年開始進行提升。
另外,王富生提到,去年尾獲獸醫局發出執照的豬農場分別是威北9家,威中和威南各1家。
“至於有條件執照,則威南26家、威北22家、威中2家及檳島1家;所謂有條件執照,即有關農場還是需要完善化設備的提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