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2日訊)檳州2021年的人均家用水量為每人每天305公升(LCD),創下自1991年以來,首次突破每人每天300公升大關,檳州供水機構(PBA)認為檢討水費或能減少家用水量。
檳州供水控股有限公司(PBAHB)總執行長拿督傑瑟尼說,供水機構在短期內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提高水的價值,以減少檳城異常高的家用水量,但他相信從長遠來看,有更好和更可持續的方式。

“有一種行之有效,可‘解決’或‘緩和’檳城人均家用水量的方法,即需要檢討‘水源保護附加費’(WCS)或水費。”
傑瑟尼也是檳供水機構總執行長,他今日發文告說,PBA在2010 年以每1000公升24仙的價格推出“水源保護附加費”(僅限每月超過3萬5000公升的家用水量),人均家用水量從2010年的每人每日291公升,降至2011年每人每日285公升。
“2013年,PBA將水源保護附加費率,提高到每1000公升48仙(僅限每月超過3萬5000 公升的家用水量);PBA也在2015年檢討了檳城的水費,人均家用水量從2015年每人每日295公升,下降到2017年每人每日276公升。”
他透露,在2021年每天8億6000萬公升的總用水量中,家庭用水量占64%,比檳城所有工廠丶酒店丶零售店和商業場所的用水量還要更多。
檳水費最低 人均家用水量最高
傑瑟尼說,根據資料,檳城人均家用水量增長19.6%,從2000年每人每日255公升增加到2021年每人每日305公升。
“若不加以控制,檳城人均家用水量可能會在2030年達到每人每日333公升或更高。”
他說,檳城水費最低,但是人均家用水量是最高的,而水費最高的新加坡,人均家用水量卻最低。

他說,PBA考慮到用水需求預測,已計劃投資數億令吉用於供水工程項目,以確保直到 2030年供水充足。然而,越來越高的人均家用水量將迫使供水機構得修改其計劃,甚至必須進行更多項目,以滿足未來的用水需求。
他指出,行動管製令及居家作業,導致人們在家自然消耗更多水,而且更多人使用更多的水來保持衛生,令檳州人均家用水量增加。
“在2018年(疫情前一年),檳城人均家用水量已達到每人每日278公升,僅次於玻璃市,為全馬第二高。”
州已批新發展計劃裝節水設備
傑瑟尼透露,檳州行政議會於2017年11月28日批準了檳州供水機構,強製在新開發發展項目中,安裝節水設備(WSD)的建議。
他說,上述措施目前由檳島市政廳丶威省市政廳及檳州供水機構執行。
“WSD自動將用水量減少14%至87%。有關安裝節水設備的條規,將對水資源緊張的州屬節水,產生巨大影響。在本質上,所有新建築物都會自動調節用水量。長期而言,節水設備的‘自動化’性質有助於顯著降低人均家用水量。”
他重申,PBA理解檳城的人均家用水量在2021年達到每人每日305公升,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然而,這是一個“全球性”疫情的情景。因此,為了確保供水的可持續性,2022年應該在家中更明智地用水。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