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日訊)在疫情期間成立的新港社區救護車協會(Sungai Ara Community Ambulance Society),11個月內接應600宗多緊急事故求助。
該協會主席拿督劉竹山指出,該協會是在2020年7月成立,直至2021年5月,社區救護車服務才真正投入服務。

“在剛剛成立的11個月內,我們接應600多宗緊急事故求助,一天應付3丶4宗個案,主要是服務峇央峇魯及峇六拜地區,若有需要,也到其他地區如喬治市丶丹絨武雅及牛汝莪等施援。”
他分享,有一宗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一名跑步者跑步期間突然暈倒,剛好該協會的救護車經過立刻施救,該名跑步者活了下來。
他今日在該協會緊急救護車啟用禮暨籌募基金推介禮,這麽說。

劉竹山說,該協會需要籌募經費,為救護車添購更多先進的急救儀器,而救護車也需要定期保養,這些都需要經費。
“我們需要籌募25萬令吉,希望民眾多多支持,有意捐助可致電011-10510991。”
此外,他透露,該協會目前有20名誌工,很多是下班後還來執勤,有些甚至服務至半夜,很感謝誌工們的付出。
他也說,疫情期間,該協會也配合一些州議員的要求,載送有需要人士去接種疫苗;彭亨州大水災時,該協會也發動籌募物質送援。
該協會在疫情期間,隻有一輛救護車出勤,如今再添購多一輛救護車,希望為更多有需要者提供服務。
出席者包括檳州行政議員彭文寶丶阿都哈林(公正黨峇都茅區州議員)丶誠信黨峇六拜區州議員阿茲魯等。
準占10%公共空間 助義務組織獲取TOL
檳州首長曹觀友致詞時說,州內有35個義務消防組織,在基地方面都面對合法性問題。
他說,大部分義消隊中心都是在空地上設立,所以州政府協助他們,獲取土地局發出的土地臨時使用準證(TOL)準證,至少可以在有關土地上,構建一些簡單的裝置,方便運作。

他說,州政府認可社區組織的貢獻,因此會盡所能協助,包括協助申請TOL,準許社區組織占用公共空間10%面積,以合法化運作。
他以義務消防隊為例說,在州政府協助下,州內一些義消隊的會所,如今已獲土地臨時使用準證。
“其他的申請則在進行中,這些程序需要製定政策去規管。”
他說,州政府感恩這些義務組織對社區的貢獻與付出,所以除了上述協助,也會在經費方面給予援助。
他在會上宣布捐助2萬令吉給新港救護車協會,而公正黨峇央峇魯區國會議員沈誌勤則捐助1萬令吉。
檳未來面對3挑戰
曹觀友也提到,“檳州2030願景”顧問團總結出,檳州未來面對的3項挑戰,分別是土地與土地用途丶生水供應及缺乏人口。
“盡管如此,檳州同時也有其他強項,其一是檳城人有很強的義務服務精神,我們也有很多民間團體服務社區,這些力量一直在支援政府,服務社區人民,確保人人都安全。”
籲市民遵守SOP
國門重開,公正黨峇央峇魯區國會議員沈誌勤呼籲市民,包括小販繼續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SOP),好讓遊客安心。
他說,隨著國門重開,會有很多遊客到訪檳城,這是檳城旅遊業重生的機會,需要全體人民一起合作。

他認為,檳城旅遊業者可向香港學習,香港在2004年面對沙士疫情前,服務態度很差,疫情後,香港旅遊業受重創,業者在疫情後改變態度,熱情對待遊客,服務也很到位。
“而檳城人本來就是很熱情,如今我們需要更熱情丶更禮貌丶更清潔衛生,讓遊客覺得檳城是值得到訪的地方,特別在遵守SOP方面更要讓遊客有信心及安心。”
他說,這些動作都將幫助本地旅遊業,能與新加坡及泰國等競爭;一旦其他國家國門陸續開放,屆時大家都在搶遊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