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3日訊)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馬漢順指出,各源流小學都面對著師資不足的問題,甚至國小的師資填補率比華小還要低。
他透露,2021年,華小師資填補率為99.3%,而國小卻隻有96.7%。
他說,此問題是幾項原因所導致,如師資培訓需要約5年的時間,但是在這期間,會有在職老師提早退休丶去世丶離職等問題,造成原本空缺的預算和培訓的人數,與最後的實際情況不符。

“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每一年師範課程專科培訓招生時,冷門科目乏人問津,名額沒被填滿。”
他指出,冷門科目包括有,體育與健康丶音樂丶美術丶諮詢與輔導丶涉及與工藝及曆史。
馬漢順今日作為特別來賓,出席“教育部教師學士課程與國中華文師資培訓 ”教師學士課程線上說明會,致詞時這麽指出。
他說,2019年,華小組獲分配1460個師範課程名額,但是有406個沒被填補,2020年獲分配1310個名額,有375名額沒被填補。
他指出,在一次性招聘教師招生情況,體育及健康90名額,僅有1人申請,錄取1人;音樂41名額,6人申請,錄取2人;美術105名額,3人申請,錄取1人;諮詢與輔導26名額,3人申請,錄取1人;設計與工藝69名額,27人申請,錄取19人;曆史38名額,12人申請,錄取6人。
“冷門科係裏共有369名額,但隻成功錄取30人,還有310名額未能填補。”
他認為,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冷門科目師資問題,那麽華小缺乏師資的問題是無法徹底解決。

莊俊隆:應更係統化招聘師資
董總秘書長莊俊隆希望,教育部正視華小師資短缺的問題,並根據實際需求,擬定長短期方案,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用更係統化的方式招聘師資和培訓臨教。
他說,國中和華中面臨嚴重缺乏華文科老師的問題,單在吉打州就缺乏超過10%。
他說,雖然教育部去年7月份,為全國各源流學校展開一次性招聘1萬8702名教師的計劃,但據知華小組某些科目的應徵人數卻極不理想,這包括體育丶音樂丶美術丶設計工藝等。
莊俊隆也是吉打董聯會主席,他希望,能夠由諳華語的老師來教華小一到三年級的馬來文,那麽就要確保華裔年輕人願意去當馬來文老師,這是對學習素質影響是更大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呼籲大馬教育文憑畢業生踴躍申請師範課程,緩和華小面對的師資不足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