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3日訊)檳州青年先驅隊(PEKA)近來在州內多處設立迷你圖書館,有不少人捐出書籍,也有不少人帶走就沒再歸還,不過他們強調“拿走沒關係,最重要有閱讀”!
現年40歲的該組織執行董事胡智勝,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迷你圖書館中的書,歡迎人們帶走閱讀再放回,儘管一些書一去不回,但他認為問題不大。
“我們的目的是鼓勵閱讀,若人們帶回去有閱讀,我們也算是達到目標。”

這5座迷你圖書館,3個設在土庫街警局前、1個在土庫街RHB銀行旁,另一個在義興街(Gat Lebuh Gereja)與土庫街交界處。
上述圖書館鮮豔及“靚麗”的外觀,在網絡上流傳後,吸引不少書友前往,一些人更是捐出不少好書。
不過,根據觀察,也有一些人將翻版書捐到該處,針對此,胡智勝說,翻版書方面,較難以分辨,因此也未針對此嚴加管製。

他說,該組織每兩周會派員檢查這些書,若有意識不良或邪教等書籍,就會移除,同時也會清理書架。”
“我們也為土庫街圖書館的圖書蓋上蓋章,主要是避免人們取了免費書拿去轉售。”
他說,迷你圖書館的資訊在社交媒體上廣傳後,也有不少人聯係該組織,說他們要捐書。
“在電話亭改造為圖書館以前,我們已收到人們捐出200本書,改造完畢後,我們就一一上架到5個迷你圖書館書架上。”
他說,土庫街街邊的圖書館,源自他在2019年看見土庫街前方廢置的電話亭,所萌生的改造念頭。

愛書之人割捨好書
有穀口治郎的《孤獨的美食家2》、龍應台的《目送》,迷你圖書館迎來不少愛書人割捨好書。
根據記者早前觀察,除了上述好書,其他曾在迷你圖書館出現的書,包括親子作家蔡穎卿的作品、《哈利波特》、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等,不過,較後再到訪,這些書已不在書架中,未知是被取走,或是借走後再歸還。

一些人也把該處當成“轉運中心”,把要送給朋友的書,放在其中一個圖書館,讓朋友按圖索驥去索取,讓圖書館的存在,多了好玩的元素。
迷你圖書館的訊息剛在網絡上流傳時,也有人在網上留言,晚上到訪是否會黑漆漆一片,不過,有書友在夜晚到訪並分享後,大家才發現,夜晚的迷你圖書館不但有燈照明,更有插座可為手機充電。
有時,也可見到公眾,前往電話亭為手機充電,以及翻閱書籍。
繼續物色地點 設圖書館
檳州青年先驅隊致力於推動閱讀風氣,目前仍有數家圖書館正在醞釀中。
該隊物色的地點,除了吉靈萬山前的圖書館,包括大山腳、丹絨武雅,也有一家酒店邀請該組織在巴士站協助設立迷你圖書館。


胡智勝說,該隊比較傾向於將現有建築結構,轉型為圖書館,而不是興建新的建築結構。
他本身也是愛書人,目睹檳城很多不錯的書局陸續倒閉,他認為,設立迷你圖書館,未嚐不是一個鼓勵人們閱讀的方式。
他說,檳州青年先驅隊在2016年,由檳州政府成立的青年教育計劃,希望改善人們的生活,讓檳城成為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該組織從2017年至今,已為2000名學生提供免費補習班,協助B40群體提升學習表現。

各族青年掃墓 促進瞭解
檳州青年先驅隊及檳世代青年組織(Generasi Penang),早前動員各族青年,清理檳州的3座墓地,促進彼此閒的瞭解。
胡智勝說,各族群是協助打掃其他種族的墓地,從中也學習到一些禁忌與習俗,比如,馬來人的墓地不可以用腳跨過,因此參與者都會在其他族群帶領下,瞭解有關禁忌,也小心清理。

他們是在今年3月23日,清理3個墓地,即威南伊斯蘭墓地、雙溪峇甲華人義山及雙溪爪夷興都教墓地。
此外,檳州青年先驅隊目前也正籌備各語言學習班,打破語言藩籬,讓州內人士學習華語、馬來語、英語等,促進各族的交流與了解,以及打造親商環境。
該組織也帶學生參觀檳城技術發展中心,瞭解更多就業機會,尤其在科學、工藝、工程及數學方面。
↓↓精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