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3日訊)檳城和諧機構、檳州社會發展及非伊斯蘭事務委員會主席章瑛說,檳州政府正計劃讓宗教場所扮演社區中心的角色,作為當地社區共同舉辦慶典和共同成長的空間,以及作為危機和災難的庇護所。
“檳政府也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宗教場所、團體以及個人加入這項行列,而州政府也能因此更妥善分配資源。”

她今日在北海錫克廟的新建築,配合錫克教光明節及卡爾薩(Khalsa)誕辰日月份,推介“宗教探索.紮根之旅系列短片:檳城錫克廟短片”活動時,這麽說。
她說,檳州政府撥款3萬令吉予檳州6家錫克廟(各獲5000令吉),以鼓勵和感謝錫克廟所辦的社區活動及對社會發展貢獻。
她指出,錫克社群的善意不僅體現在其單一社群之內,更延申到其他社群中,永遠為有需要的民眾敞開大門,尤其國家遭遇疫情和天災時,如水災發生時,錫克廟為各種族宗教信仰的災黎提供庇護。
“喬治市錫克廟也曾在行動管製期間,與椰腳街清真寺合作為有需要民眾提供食品援助。”
另外,她說,4月除了光明節,陸續有許多不同的節日和慶典,包括穆斯林齋戒月、基督徒聖周、耶穌受難日、復活節,泰裔社群則會慶祝潑水節,而華裔社群則進行清明節活動。
出席者包括北海錫克廟主席哥爾迪亞星、檳城和諧機構董事蘇辛德爾帕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