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大年28日讯)为了让年轻一带更了解日本军人在二战时代,也曾在双溪大年所留下血迹斑斑的历史,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破天荒发动属会,一起公祭受难同胞,35个团体派出逾百人拜祭,场面浩大。
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主席杨金福指出,1941年底,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军迅速占领马来半岛,这期间,日军为报復本地华侨热心资助祖国对日抗战,在各地展开大屠杀,数十万无辜生命和家庭遭破坏,双溪大年也不能幸免。
他说,依据已故许峥嵘老先生的记述,许氏曾目睹日军押了一群华裔同胞,走向灰窑被集体屠杀,在日治时期,屠杀事件不时在双溪大年各角落发生,本埠有114人受害。
他说,战后华社成立追悼受难同胞委员会,从事善后。委员会择日挖掘受难同胞的遗骸,置于学堂街(Jln Merbok)回教堂隔邻的草坪广场,将骨骸洗净,请高僧念经超度,举行公祭,全体罹难家属都来参与致祭,事后所有遗骨安葬于双溪巴锡华人义山,合葬为一公墓。


他说,当时,中华民国驻槟城领事李能梗也派代表前来致祭,公墓的挽联“取义成仁精神不死, 见危授命浩气长存”也是由李领事亲自提笔,公墓上刻有中华民国国徽,也是由于当年马来亚还未独立,住在马来半岛的华人还是中华民国侨民。
杨金福强调,为了让年轻一代了解那段这段历史,华团作为地方上的领导组织,有必要藉公祭,唤醒群众的爱国主义。
“这次是多年来,我们(华团)第一次发起各属会一起来公祭受难同胞,希望来年能邀约受难同胞的家属与更多的团体一起祭拜。



杨金福:教科书轻描淡写
杨金福说,战后至今,日本右翼政客一直企图掩饰,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令亚洲邻近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华人和韩国人气愤难平。日本当局窜改教科书来掩饰日军在二战中的暴行固然令人不齿。
“但我国官方的教科书也对这段惨痛的历史轻描淡写,诚为华社一大遗憾。”
他强调,历史是一面明镜,让人类能从过去的错误,得到教训,以免重蹈复辙。
他说,华裔同胞热爱和平,但不能忘记战争的惨痛,更不能原谅军国主义的罪行。只有认识战争的惨痛,才能珍惜和平的可贵。
吉打州华裔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桂亿医生也委派代表李丽华市议员出席公祭。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