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3日讯)六旬儿子二度中风后瘫痪在床,八旬老母亲因无法照顾唯有把他送入疗养院,讵料老母亲却跌倒不良于行也入住疗养院;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One Hope Charity),为2人助筹供2年半6万令吉的疗养院费用。
该基金会今日发文告说,来自北海的81岁老母亲吴素珠及64岁儿子谢忠义,母子俩同病相怜。

吴素珠说,忠义年轻时售卖水果小贩,因生活清苦,媳妇带孙离开后,剩下她与儿子相依为命,但忠义5年前中风后,自己便负责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直到痊愈后返回摊位卖水果,生活才勉强过得去。
“两年前忠义二度中风后瘫痪在床,我年事已高,无法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将他送到疗养院,由于经济拮据,其他孩子们只能负担部分疗养院费用,故求助瑶池基金会获资助忠义长达14个月、每月500令吉的疗养院费用。”

忠义进入疗养院后独剩她一人独居,一年前在家跌倒,在院动手术,从骨盆到大腿都装上铁支固定着,出院后因为无人照料,女儿谢爱丽(61岁)把她送入疗养院,以便有专人照顾。
吴素珠说,忠义及她的疗养费用都是女儿爱丽负担,女儿只是一名书记,薪金也不高,除了疗养费,还需要负担忠义的尿片,所以对女儿来说是承重的负担。
“我的储蓄已经用完了,已经没有其他办法,所以再寻求基金会帮助,希望能获得大家的援助,让我及忠义在疗养院安度晚年。”
蔡瑞豪:仅靠次女承担
该基金会主席拿督蔡瑞豪说,吴素珠有6名孩子,分别3男3女,其中2名儿子已离世,长子谢忠义则已瘫痪,另外3名女儿中已迈入花甲之年,其中2人是家庭主妇,仅靠着61岁的次女谢爱丽承担着母亲及兄长的疗养院开销。

“谢爱丽是一名书记,薪水3000令吉,丈夫是退休人士,其薪金的一半已用来支付疗养院费用,而爱丽的儿子在一家审计公司工作,他则负担舅舅忠义的奶粉及尿布开销,疗养院的负担经已导致谢爱丽苟延残喘,因而向本会求助。”
他说,基金会在审查后议决筹募6万令吉,充作81岁吴素珠(Goh Saw Choo)及64岁谢忠义(Cheah Tiong Gee)在疗养院长达30个月的费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