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3日訊)檳州首長曹觀友指出,州政府通過多項努力,包括成立數個機構和基金,賦予這些政策和活動“生命”,以達到宗教和諧目標。
他舉例,2016年檳政府設立非伊斯蘭膜拜場所修複基金,2019年則開創全馬首個宗教和諧中心,2021年成立檳城和諧機構,以推廣宗教和諧新概念。

他昨晚出席檳城和諧機構及馬佛青,舉辦的衛塞節佛曲音樂會“和樂家圓”時,這麽說。
根據“珍珠快訊”報導,曹觀友希望,通過檳政府的政策,可以讓檳州達到社會及宗教和諧目標,成為檳州另一引以為傲的事跡之餘,也成為檳州重要的社會資產。
他也讚揚馬佛青檳州聯委會,對佛教和青年事物做出不少貢獻,也在去年發起“全檳抗疫,全球免疫”活動,協助檳州投入抗疫。
他說,疫情期間,馬佛青一共籌獲並捐獻18萬1000令吉,以購買醫療器材給檳城中央醫院丶甲拋峇底野戰醫院,以及協助州內5間慈善機構繳付水電費。
“在馬佛青一個6年計劃中,提及的團體社區化理念,與州政府提倡讓宗教場所扮演社區中心角色的概念不謀而合。”

他指出,是項計劃除了作為舉辦慶典的平台,必要時也可以成為當局助力,轉化成危機和災難庇佑所。
因此,他呼籲更多的宗教場所和團體加入此行列,讓當局可以整合所有力量,來推動社區福利事業。
馬佛青檳州聯委會主席林國安說,這是項活動主要班底為青年,逾30名青年包含學生與社會新鮮人參與了整個活動的策劃,印證了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的雙向關係。
章瑛:鼓勵信仰生活化
檳州社會發展與非伊斯蘭事務委員會主席章瑛說,音樂是一種語言,通過佛曲的音樂分享,能夠鼓勵信仰生活化,把正信教義融入生活中。
她讚揚馬佛青打破宗教活動多是嚴肅的既定印象,通過佛曲分享這種更有活力但不失莊重的方式,把有關文化推廣出去,將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會上,阤也和出席的25個團體代表進行交流會,分享檳城2030願景大方向,及州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在加強社區參與,和推動福利活動方面的合作方式。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