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7日訊)隨著防疫措施大鬆綁,檳城聖尼古拉盲人之家的按摩院也重開一段時日,但生意仍未能恢複疫情前全院滿座的高峰期。
聖尼古拉盲人之家總經理周嘉敏指出,目前來光顧按摩服務的,都是捐款的善心人士和熟客較多,她希望有更多民眾前來支持盲人按摩,以維持盲人們的生計。
她說,聖尼古拉盲人之家的按摩院是於2002年設立後,營業至今。
(拍攝:陳紫淩)
她指出,該院的盲人會先進行為期1年半的培訓課程後,並在通過考試審核後,成為政府認證的合格按摩師。
“之後他們就在按摩院實習2年,在存夠資金後可回鄉經營家庭式的按摩生意,或在外面的按摩院打工,維持生計。”

周嘉敏日前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疫情下各行各業都受影響,盲人按摩師也不例外。
“過去2年該院的按摩服務,隨著政府的行動管製令,開開關關,一度直接關閉近8個月才重開。”

她說,去年11月重開至今,生意不是很好,少人光顧,本月初才略有起色。
“爆疫前的每逢周五至周日,都預約爆單。”

她強調,盡管防疫措施已放寬,但該院的盲人按摩師仍嚴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包括戴面罩、手套、防護圍裙,消毒工作等。
“按摩師皆已施打疫苗加強針,每周會進行自我檢測一次,確保自身與顧客的安全。”

她說,目前盲人之家的按摩院,共有4位盲人按摩技師,分別是2男2女。
她說,按摩院分上下2層,樓下空間是進行腳底和肩膀及頭部按摩,樓上則是全身按摩服務。

“在同一時間內,可為14人同時進行按摩服務,但前提是要有足夠人手。”

盲人按摩毫不遜色
聖尼古拉盲人之家按摩院的按摩價錢公道,且按摩技術毫不遜色,因看不見的關係,指壓觸感比一般人更強,按摩腳底也能更精準拿捏穴道。
周嘉敏指出,每位按摩師,每天最高可為5名顧客服務,以確保他們有足夠的休息和用餐時間。

“隻要滿18歲至55歲以下的大馬人,都可前來聖尼古拉盲人之家學習按摩,費用全免。”
她說,過去多年,前來學習按摩的盲人,除了檳城人,也包括其他州屬的人民。
“若是外坡人,我們會提供膳食住宿,提供一個完善環境,供盲人學習能獨立的謀生技能。”

她指出,按摩院每逢周一休息,每天的營業時間是早上10時至傍晚7時,最後的預約時間是下午5時。
她提及,在行動管製令期間,該院的按摩師也互相為彼此按摩,避免技巧生疏。
疫後捐款銳減 經費僅能支撐一個月
聖尼古拉盲人之家營運至今,已有96年曆史,但因爆發疫情該院的捐款大受影響,目前可周轉的資金,僅能支撐一個月經費。
周嘉敏受訪時說,過往每逢農曆新年,是善心人士捐款的旺季,但爆疫後今年該院收獲的捐款,直線下跌70%。

她說,早前因防疫措施還沒放寬,該院抱著觀望態度,無法辦大型的籌款活動。
她說,隨著經費已見底,他們會開始籌辦籌款活動,包括9月會辦大型的義賣會。
她指出,該院目前有48名職員,當中40人是導師,另8人是管理層和行政人員(包括廚師、司機)。
“外界可能會覺得既然經費不足,就應裁員,減少成本,但若減少師資,之後誰來教盲人上課,學習技能?”
她強調,該院團隊一直努力將盲人之家經營下去,希望民眾慷慨捐款,支持該院。
報導/攝影:陳紫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