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9日訊)衛生部長凱裏相信,我國手足口症疫情,將在未來2至3周內減緩。
他說,手足口症是一種季節性疾病,通常開始後會進入高發期,接著孩童會逐步形成免疫,疫情也會在一個月內逐步減緩。
他認為,相較於2019年,今年手足口症疫情會比往年來得高,是因為幼兒園及托兒所開始恢復作業。

“小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沒外出,所以沒有暴露在該病菌的環境,沒有因此導致免疫力減弱,這就是古典免疫理論。”
他促請父母,若發現小孩出現手足口症症狀,盡快讓孩子接受治療,同時不要送孩子上學。
凱裏今早到亞羅士打蘇丹後峇希雅醫院,出席日本政府捐獻醫療器材的儀式後,在記者會上這麼指出。

此外,凱裏說,日本政府捐獻總值5億日圓(約1930萬令吉)醫療器材給予大馬,作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用途,一共15種類,248架各種醫療器材會分發至各州81所醫院。
他說,受惠的部門大多為急診和創傷科、麻醉科和重症監護科及放射診斷科。
他指出,雖然日本政府捐贈醫療器材的主因是為了協助我國對抗冠病疫情,但基於目前疫情已減緩,因此這些醫療器材將會給其他部門使用。
首批醫療器材已於去年10月29日分發到受惠醫院,目前已有174架器材平安送達,最後一批器材將於今年第3季發放。
出席者有日本駐檳城總領事折笠弘維、衛生部副秘書長(財政)拿督占祖裏、醫葯發展部總監拿督莫哈末菲克力、吉打州衛生局長奧斯曼等人。

凱裏:政府沒面對藥物短缺
凱裏強調,政府醫療機構沒有面對藥物短缺問題,涉及的僅是私人診所。
“藥物短缺的問題僅限於部分州屬而非全國,同時也隻涉及特定藥物,如發燒、頭痛或感冒類藥物,這可能與我國早前面對奧密克戎亞變種病毒株有關。”
他說,我國目前藥物儲備糧依然足夠,同時會向製藥公司合作,看是否以其他同類型藥物替代,或是從別國進口藥物。
他透露,該部每天會收到上述投訴,他們也會盡量協助患者。
日本駐馬大使高橋克彥致詞時指出,除了大馬,日本也捐獻醫療器材給95個國家。
他說,今年是向東學習政策40週年,如今大馬的經濟領域發達,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健康領域也開始越加重要。
他說,日本在更早前就面對此情況,因此可以與大馬分享經驗。
↓↓精彩新聞↓↓